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图目录 | 第10-11页 |
表目录 | 第11-13页 |
1 绪论 | 第13-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实践背景 | 第13-14页 |
·理论背景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待答问题 | 第17-19页 |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研究问题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3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主要研究贡献 | 第24-25页 |
2 理论综述 | 第25-49页 |
·建筑业企业创新研究 | 第25-26页 |
·外部知识渠道 | 第26-31页 |
·知识与知识分类 | 第27-28页 |
·外部知识渠道及其与创新的关系 | 第28-31页 |
·吸收能力 | 第31-41页 |
·吸收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 第31-33页 |
·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33-38页 |
·吸收能力的维度构成 | 第38-41页 |
·创新绩效 | 第41-46页 |
·创新绩效的内涵 | 第42-43页 |
·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43-4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6-49页 |
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49-57页 |
·概念模型 | 第49-50页 |
·外部知识渠道与创新绩效 | 第50-51页 |
·外部知识渠道与吸收能力 | 第51-53页 |
·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 | 第53-55页 |
·研究假设汇总 | 第55-57页 |
4 研究设计 | 第57-67页 |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57-60页 |
·问卷设计 | 第57-58页 |
·数据收集 | 第58-60页 |
·变量测度 | 第60-67页 |
·解释变量——外部知识渠道 | 第60-62页 |
·中介变量——吸收能力 | 第62-63页 |
·被解释变量——创新绩效 | 第63-64页 |
·控制变量 | 第64-67页 |
5 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67-89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67-69页 |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69-72页 |
·信度检验 | 第69-70页 |
·效度检验 | 第70-72页 |
·因子分析 | 第72-76页 |
·回归分析 | 第76-80页 |
·相关分析 | 第76-78页 |
·回归分析 | 第78-80页 |
·结构方程分析 | 第80-89页 |
·结构方程的初始模型 | 第80-81页 |
·结构方程初始模型的检验和修正 | 第81-84页 |
·数据结果对假设的验证 | 第84-89页 |
6 提升建筑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对策分析 | 第89-97页 |
·重视外部知识价值,强化合作以提升创新绩效 | 第89-91页 |
·建筑业企业强化合作的必要性 | 第89页 |
·建筑业企业外部组织合作的主体 | 第89-90页 |
·建筑业企业外部组织合作的形式 | 第90-91页 |
·建立完善的学习型企业文化,通过知识吸收和利用提升创新绩效 | 第91-97页 |
·建筑业企业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 第91-93页 |
·建筑业企业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的特殊性 | 第93-94页 |
·建筑业企业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的程序 | 第94-9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7-101页 |
·主要结论 | 第97-98页 |
·研究贡献 | 第98-99页 |
·理论贡献 | 第98-99页 |
·实践意义 | 第99页 |
·本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 第99-101页 |
·本研究局限性 | 第99-100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9页 |
附录 | 第109-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