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11页 |
| 第一章 刘醒龙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 | 第11-39页 |
| 一、 直面时代的噬心矛盾 | 第11-20页 |
| 二、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第20-30页 |
| 三、 探究复杂的人性世界 | 第30-39页 |
| 第二章 刘醒龙小说的乡土特色 | 第39-51页 |
| 一、 “呼吸故乡”的游走和“头脑故乡”的固守 | 第39-42页 |
| 二、 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抗 | 第42-47页 |
| 三、 自足的乡土人生 | 第47-51页 |
| 第三章 刘醒龙小说对传统现实主义的延伸 | 第51-63页 |
| 一、 传统哲学的多样濡染 | 第51-56页 |
| 二、 对“因果律”创作模式的突破和对神秘气氛的象征化处理 | 第56-59页 |
| 三、 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探询 | 第59-63页 |
| 第四章 刘醒龙小说自身的矛盾性 | 第63-69页 |
| 一、 悲剧意识与“喜剧”结局之间的矛盾 | 第63-65页 |
| 二、 平民立场与体制话语的矛盾 | 第65-66页 |
| 三、 传统道德与历史理性之间的矛盾 | 第66-69页 |
| 结语 | 第69-71页 |
| 注释 | 第71-74页 |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