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品系)遗传特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13页 |
·本项目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大豆的起源及分布 | 第10页 |
·黑龙江省大豆主要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 | 第10-11页 |
·东北主要大豆育成品种族系特征 | 第11页 |
·遗传标记技术在大豆中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3-17页 |
·实验材料 | 第13页 |
·器材与试剂 | 第13-15页 |
·RAPD分析 | 第13-15页 |
·蛋白质分析 | 第15页 |
·实验方法 | 第15-17页 |
·RAPD分析 | 第15-17页 |
·蛋白质分析 | 第1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7-27页 |
·RAPD分析 | 第17-23页 |
·引物的筛选 | 第17-18页 |
·RAPD实验体系的建立 | 第18页 |
·RAPD扩增带的多态性 | 第18-19页 |
·10个大豆品种间的遗传变异及聚类分析 | 第19-23页 |
·蛋白质分析 | 第23-27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谱带分析 | 第23-27页 |
·聚类分析结果 | 第27页 |
4 讨论 | 第27-29页 |
·RAPD分析 | 第27-28页 |
·大豆D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RAPD标记作为大豆遗传标记的可行性 | 第28页 |
·RAPD作为遗传标记方法的局限性 | 第28页 |
·蛋白质分析 | 第28页 |
·取材部位对大豆蛋白质标记遗传分析的影响 | 第28页 |
·两种分析方法的比较 | 第28页 |
·蛋白质分析与RAPD分析的比较 | 第28-29页 |
5 结论 | 第29-30页 |
·RAPD分析 | 第29页 |
·引物筛选 | 第29页 |
·扩增体系 | 第29页 |
·扩增结果 | 第29页 |
·亲缘关系 | 第29页 |
·扩增图谱 | 第29页 |
·蛋白质分析 | 第29页 |
·种子蛋白 | 第29页 |
·遗传关系 | 第29页 |
·两种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