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摘要(英文)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章 本论文所应用的基本原理 | 第10-20页 |
·传播与传播学 | 第10-12页 |
·传播媒介 | 第12-15页 |
·科学传播的概念 | 第15-16页 |
·科学传播的内容 | 第16-18页 |
·科学传播的效果分析 | 第18页 |
·传播障碍分析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原因之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缺乏科学传播的文化背景 | 第20-30页 |
·科学传播保护机制的缺乏 | 第20-23页 |
·焚书坑儒 | 第21页 |
·罢黜百家 | 第21-22页 |
·明清“文字狱” | 第22-23页 |
·科学传播激励机制的缺乏 | 第23-26页 |
·科举制的弊端 | 第23-25页 |
·古代知识分子价值观念的影响 | 第25-26页 |
·没有激发科学传播的动机背景 | 第26页 |
·古代科学技术失传原因分析 | 第26-30页 |
第四章 原因之二:中国传统科学的内在缺陷阻碍科学传播 | 第30-39页 |
·中国传统科学没有达到理论化系统化程度 | 第30-34页 |
·《九章算术》与《几何原本》的结构体系比较 | 第30-33页 |
·官方垄断天文学的局限性 | 第33-34页 |
·科学知识混杂于玄学与神秘之中 | 第34-36页 |
·中国传统科学缺乏科学、简便的传播符号 | 第36-38页 |
·中国传统科学对科学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原因之三: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没有一个功能完备的科学传播系统 | 第39-45页 |
·中国封建社会没有有效的科学教育系统 | 第39-41页 |
·传播业产业化缓慢阻碍科学知识充分社会化 | 第41-43页 |
·对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缺乏有效传播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