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9页 |
第一章 “楼花”按揭制度立法例 | 第19-27页 |
第一节 英美按揭制度 | 第19-21页 |
第二节 香港“楼花”按揭制度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楼花”按揭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 | 第23-27页 |
第二章 “楼花”按揭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27-43页 |
第一节 “楼花”按揭的概念和特征 | 第27-29页 |
第二节 “楼花”按揭的法律性质 | 第29-33页 |
第三节 “楼花”按揭的设定 | 第33-39页 |
第四节 “楼花”按揭的效力 | 第39-43页 |
第三章 “楼花”按揭实务中常见纠纷及其解决 | 第43-51页 |
第一节 建筑商法定优先受偿权与预购方、银行权益的冲突及解决 | 第43-47页 |
第二节 “楼花”再抵押的效力问题 | 第47-49页 |
第三节 “楼花”按揭格式合同中不合理条款的解决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楼花”按揭银行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 第51-64页 |
第一节 “楼花”按揭中银行常见风险 | 第51-53页 |
第二节 “楼花”按揭担保与银行风险防范与控制 | 第53-55页 |
第三节 “楼花”按揭保险与银行风险防范与控制 | 第55-58页 |
第四节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与银行风险防范与控制 | 第58-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注释 | 第65-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