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特殊电机论文--永磁电机论文

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动态转矩控制方法的研究

1 概述第1-11页
 1.1 研究背景第7-9页
 1.2 研究目的第9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9-11页
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及其运动规律第11-22页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分类与结构第11-12页
 2.2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第12-13页
 2.3 永磁同步电机的坐标变换原理第13-17页
  2.3.1 三相定子坐标系第13页
  2.3.2 两相定子坐标系第13-14页
  2.3.3 同步旋转坐标系第14页
  2.3.4 三相定子坐标系和两相定子坐标系之间坐标变换第14-16页
  2.3.5 两相定子坐标系和同步旋转坐标系之间坐标变换第16-17页
 2.4 永磁同步电机运动规律与数学模型第17-22页
  2.4.1 双反应理论第17-19页
  2.4.2 永磁同步电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19-20页
  2.4.3 电机的运动方程第20-22页
3 提高动态转矩控制的原理及构成第22-30页
 3.1 提高动态转矩控制的原理第22-25页
 3.2 电流相位角的控制第25-27页
 3.3 id不等于零控制方式的构成第27-30页
4 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的PWM发生技术第30-38页
 4.1 空间电压矢量的基本原理第30-31页
 4.2 基于Id,Iq比较的PWM发生技术第31-38页
  4.2.1 传统的电流滞环控制方式第31-32页
  4.2.2 滞环控制器的设计第32-33页
  4.2.3 选择合适电压矢量的方法第33-38页
5 系统仿真第38-50页
 5.1 MATLAB仿真工具箱简介第38-39页
 5.2 id不等于零控制算法仿真第39-42页
 5.3 构造新型电流滞环控制系统第42-50页
  5.3.1 电流滞环比较器的构成第43页
  5.3.2 空间电压矢量表模块的构成第43-44页
  5.3.3 PWM逆变器模型的构造第44-45页
  5.3.4 仿真波形第45-50页
6 系统实现第50-60页
 6.1 系统的总体结构第50-54页
 6.2 定点DSP的定标运算第54-56页
 6.3 电流采样模块第56-57页
 6.4 过流保护模块第57-58页
 6.5 光电编码器脉冲的整形电路第58-60页
7 实验结果第60-72页
 7.1 系统软件设计第60-64页
  7.1.1 主程序的设计第60页
  7.1.2 中断处理子程序的设计第60-61页
  7.1.3 PWM发生子程序的设计第61-62页
  7.1.4 转子位置计算子程序第62-63页
  7.1.5 调试辅助子程序第63-64页
 7.2 系统试验结果第64-72页
  7.2.1 实验参数第64-65页
  7.2.2 实验波形第65-72页
8 全文总结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嘴山二矿2268(底)综放采空区自然发火预测研究
下一篇:网上视音频信息传输及处理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