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纤维吸附法精细脱除二氧化硫研究
1 前言 | 第1-13页 |
·精细脱除二氧化硫气体的意义与作用 | 第8-11页 |
·精脱硫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 第8-9页 |
·精脱硫对烟气脱硫技术的作用 | 第9页 |
·精脱硫在生产工艺当中的作用 | 第9-11页 |
·精细脱除气体中二氧化硫技术现状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1-13页 |
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13-16页 |
·材料 | 第13页 |
·脱硫剂 | 第13页 |
·气体 | 第13页 |
·仪器 | 第13-14页 |
·二氧化硫气体分析仪 | 第13页 |
·气体流量控制仪器 | 第13页 |
·脱硫剂表面物理化学性能测试仪器 | 第13-14页 |
·实验装置 | 第14-16页 |
3 二氧化硫分析方法的选择和脱硫剂的性能表征 | 第16-32页 |
·二氧化硫气体分析方法比较 | 第16-23页 |
·显色时间的影响 | 第17-18页 |
·温度和浓度对显色时间的影响 | 第18-21页 |
·线性范围、检出限和灵敏度 | 第21-23页 |
·脱硫剂的性能表征 | 第23-32页 |
·GAC和ACF的表面物理性能 | 第23-25页 |
·GAC和ACF表面形貌 | 第25-26页 |
·GAC和ACF表面化学性能 | 第26-28页 |
·活性炭纤维吸附前后表面化学性能 | 第28-30页 |
·精脱硫剂的选择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4 活性炭纤维对低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的吸附过程研究 | 第32-57页 |
·不同体系下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 | 第32-37页 |
·吸附质气体的浓度对ACF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吸附温度对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影响 | 第33-34页 |
·空速对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流量对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传质区的计算 | 第37-40页 |
·吸附热的计算 | 第40-41页 |
·活性炭纤维在低浓度下的吸附模型 | 第41-52页 |
·吸附的基础理论 | 第41-42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42-45页 |
·活性炭纤维在低浓度下的吸附模式 | 第45-52页 |
·传质机理和扩散系数 | 第52-54页 |
·传质机理 | 第52-53页 |
·扩散系数 | 第53-54页 |
·精脱硫吸附装置的初步探讨 | 第54-57页 |
·长周期模拟试验 | 第54-55页 |
·关于“ACF-GAC”组合式精脱硫装置的构想 | 第55-57页 |
5 结论和建议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建议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65-66页 |
声明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