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台车结构分析
第1章 绪论 | 第1-14页 |
·选题的工程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有限元法及其前处理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9-13页 |
·有限元分析方法概述 | 第9-12页 |
·有限元前处理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2页 |
·本文有限元网格生成方法 | 第12-13页 |
·本文所作的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2章 模板台车的结构分析 | 第14-35页 |
·模板台车的结构 | 第14-17页 |
·模板台车概述 | 第14-15页 |
·模板台车的结构 | 第15-17页 |
·模板台车的有限元建模 | 第17-27页 |
·刚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 第17-22页 |
·薄板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22-27页 |
·模板台车的有限元分析 | 第27-35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27-29页 |
·边界的处理 | 第29-31页 |
·载荷的施加 | 第31页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31-35页 |
第3章 结构应力测试 | 第35-50页 |
·测试说明 | 第35-43页 |
·测点位置描述 | 第35-39页 |
·测点与通道对应关系 | 第39-40页 |
·测试状态描述 | 第40-43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3-50页 |
·左侧高度1.5米 右侧高度0.5米 | 第43-44页 |
·左侧高度2.0米 右侧高度2.0米 | 第44-45页 |
·左侧高度3.0米 右侧高度3.0米 | 第45-46页 |
·左侧高度4.0米 右侧高度4.0米 | 第46-47页 |
·左侧高度5.0米 右侧高度5.0米 | 第47-50页 |
第4章 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对比 | 第50-58页 |
·工况一的比较 | 第50-52页 |
·工况二的比较 | 第52-54页 |
·工况三的比较 | 第54-55页 |
·工况四的比较 | 第55-57页 |
·变形计算结果说明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