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34页 |
·含有机(氟)硅共聚物 | 第15-17页 |
·概述 | 第15页 |
·含氟硅共聚物结构与性能 | 第15-17页 |
·微相分离 | 第15-16页 |
·表面性能 | 第16-17页 |
·其他性能 | 第17页 |
·活性聚合 | 第17-26页 |
·概述 | 第17-18页 |
·阴离子聚合 | 第18-19页 |
·阳离子聚合 | 第19-20页 |
·基团转移聚合 | 第20-21页 |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 第21-25页 |
·ATRP 聚合机理 | 第21-22页 |
·ATRP 体系 | 第22-23页 |
·ATRP 的应用 | 第23-25页 |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 | 第25-26页 |
·含氟硅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 第26-33页 |
·阴离子开环聚合 | 第27-28页 |
·自由基聚合 | 第28页 |
·硅氢加成反应 | 第28-29页 |
·基团转移聚合 | 第29-30页 |
·活性自由基聚合 | 第30-33页 |
·本文思路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多官能团大分子引发剂合成含有机硅梳形接枝共聚物 | 第34-47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40页 |
·原料及其处理 | 第34-35页 |
·实验装置 | 第35-37页 |
·含有机硅梳形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 第37-40页 |
·多官能团大分子 ATRP 引发剂 PDMS(Br)_n的合成 | 第37-39页 |
·苯乙烯(St)和丙烯酸叔丁酯(tBA)的 ATRP 反应 | 第39-40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多官能团大分子引发剂(PDMS-Brn)的合成 | 第40-42页 |
·梳形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 第42-45页 |
·PDMS-g-(PS-b-PtBA)_n梳形接枝共聚物玻璃化转变行为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含氟硅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7-63页 |
·引言 | 第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53页 |
·原料及其处理 | 第47-49页 |
·实验装置 | 第49页 |
·含氟硅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第49-52页 |
·硅氢功能大分子(PMTFPS-H)的合成 | 第50-51页 |
·含氟硅大分子引发剂(PMTFPS-Br)的合成 | 第51-52页 |
·苯乙烯(St)与 PMTFPS-Br 的 ATRP 反应 | 第52页 |
·三嵌段共聚物 PMTFPS-b-PS-b-PtBA 的合成 | 第52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2页 |
·硅氢封端的功能大分子(PMTFPS-H)合成与表征 | 第53-55页 |
·大分子引发剂 PMTFPS-Br 的合成与表征 | 第55-56页 |
·苯乙烯(St)的 ATRP 反应 | 第56-59页 |
·丙烯酸叔丁酯(tBA)的 ATRP 反应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含氟硅三嵌段共聚物的微结构与表面性能研究 | 第63-77页 |
·引言 | 第63页 |
·实验部分 | 第63-65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63-64页 |
·测试方法 | 第64-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5页 |
·PMTFPS-b-PS-b-PtBA 三嵌段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行为 | 第65-67页 |
·PMTFPS-b-PS-b-PtBA 三嵌段共聚物的微观结构 | 第67-69页 |
·PMTFPS-b-PS-b-PtBA 三嵌段共聚物的表面性质 | 第69-75页 |
·PMTFPS-b-PS-b-PtBA 三嵌段共聚物的表面润湿性能 | 第69-72页 |
·PMTFPS-b-PS-b-PtBA 三嵌段共聚物的表面微观形貌 | 第72-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