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 第1-11页 |
第一节 研究国际金融衍生交易的意义 | 第5-9页 |
第二节 国际金融衍生交易法律问题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第一章 国际金融衍生工具概述 | 第11-19页 |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 | 第12-19页 |
第二章 国际金融衍生交易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第19-28页 |
第一节 金融衍生市场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条件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几种基本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 第20-23页 |
第三节 金融衍生交易的现状 | 第23-28页 |
第三章 国际金融衍生交易的经济分析 | 第28-40页 |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与技术性功用 | 第28-31页 |
第二节 金融衍生工具的经济功能 | 第31-33页 |
第三节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与负面影响 | 第33-40页 |
第四章 国际金融衍生交易的组织与文件研究 | 第40-58页 |
第一节 国际互换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组织) | 第40-41页 |
第二节 ISDA组织发布的交易主协议与一系列文件(ISDA文件)概述 | 第41-44页 |
第三节 ISDA主协议的主要条款 | 第44-58页 |
第五章 国际金融衍生交易协议法律性质及相关问题研究 | 第58-69页 |
第一节 金融衍生交易协议的射幸性质研究 | 第58-60页 |
第二节 赌博合同、保险合同、衍生交易合同比较研究 | 第60-63页 |
第三节 各国对于衍生交易合同有效性的案例及立法 | 第63-66页 |
第四节 诉讼中对赌博合同观点的抗辩方法:对于真实经济利益的证明 | 第66-67页 |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交易合同在中国民事法律层面的合法性问题 | 第67-69页 |
第六章 国际金融衍生交易中的净额结算法律问题研究 | 第69-88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70-74页 |
第二节 合同正常履行情形下的净额结算 | 第74-76页 |
第三节 涉及破产或其他合同非正常终止情况下的净额结算 | 第76-80页 |
第四节 终止净额结算安排法律效力的比较法研究 | 第80-88页 |
第七章 国际金融衍生交易中的抵销法律问题研究 | 第88-105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88-92页 |
第二节 净额结算与抵销比较研究 | 第92-94页 |
第三节 抵销法律制度比较法研究 | 第94-100页 |
第四节 ISDA主协议中抵销的规定及其应用研究 | 第100-105页 |
第八章 ISDA主协议中净额结算及抵销条款在中国法上的效力问题研究 | 第105-115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105-106页 |
第二节 支付净额结算与不涉及破产的终止净额结算、抵销条款在中国法上的效力 | 第106-107页 |
第三节 涉及破产的终止净额结算、抵销条款在中国法上的效力 | 第107-112页 |
第四节 关于我国破产抵销规则的评析与建议 | 第112-115页 |
第九章 国际金融衍生交易信用支持安排法律问题研究 | 第115-148页 |
第一节 ISDA信用支持安排概述 | 第115-121页 |
第二节 担保权益型信用支持安排比较法研究 | 第121-137页 |
第三节 所有权转让型信用支持安排比较法研究 | 第137-142页 |
第四节 ISDA信用支持安排在中国法上的效力问题研究 | 第142-148页 |
第十章 国际金融衍生交易合同提前终止与损害赔偿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 第148-169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148-157页 |
第二节 交叉违约条款研究 | 第157-163页 |
第三节 ISDA主协议中提前终止付款条款研究 | 第163-169页 |
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衍生交易的监管 | 第169-193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169-173页 |
第二节 重要国家(地区)监管当局对金融衍生产品实施的监管 | 第173-180页 |
第三节 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监管的国际合作 | 第180-185页 |
第四节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 | 第185-193页 |
第十二章 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现状及管理问题研究 | 第193-209页 |
第一节 中国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193-196页 |
第二节 场外金融衍生工具的管理现状 | 第196-198页 |
第三节 对金融衍生工具监管的几个法律问题的探讨与政策建议 | 第198-206页 |
第四节 加快发展我国金融衍生交易 | 第206-2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