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非侵蚀海岸盐沼的消长、恢复与重建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1、 前言 | 第7-12页 |
| 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1.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2-17页 |
| 2.1 江苏沿海概况 | 第12-13页 |
| 2.2 江苏沿海主要盐沼植被 | 第13-15页 |
| 2.3 海岸盐沼的自然演替过程 | 第15页 |
| 2.4 盐沼植被对滩面淤积的影响 | 第15-17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 3.1 野外工作 | 第17-18页 |
| 3.2 室内工作 | 第18-21页 |
| 3.2.1 资料收集 | 第18-19页 |
| 3.2.2 卫片目视判读 | 第19页 |
| 3.2.3 卫片叠合分析技术处理 | 第19-21页 |
| 4、 研究结果 | 第21-42页 |
| 4.1 滩面淤涨与盐沼的自然扩展 | 第21-23页 |
| 4.2 围垦对盐沼的影响及盐沼的自然恢复 | 第23-30页 |
| 4.2.1 江苏沿海的围垦状况 | 第23-26页 |
| 4.2.2 盐沼难以恢复的围垦方式 | 第26-27页 |
| 4.2.3 垦区堤外盐沼植被的恢复过程 | 第27-29页 |
| 4.2.4 盐沼自然恢复时段和保留面积 | 第29-30页 |
| 4.3 潮沟对盐沼植被的影响 | 第30-35页 |
| 4.4 人工盐沼的形成及生态效益 | 第35-42页 |
| 4.4.1 互花米草的扩展过程 | 第35-39页 |
| 4.4.2 互花米草越过潮沟的变化过程 | 第39-41页 |
| 4.4.3 原生盐沼与互花米草盐沼的面积比较 | 第41-42页 |
| 5、 结论和讨论 | 第42-44页 |
| 5.1 结论 | 第42页 |
| 5.2 讨论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