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3页 |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 案例 | 第6-19页 |
| 中创轰然倒下 | 第6-7页 |
| 诞生始末 | 第7-10页 |
| 急剧扩张 | 第10-12页 |
| 埋下隐忧 | 第12-16页 |
| 回天乏术 | 第16-19页 |
| 案例分析 | 第19-45页 |
| 1. 中创倒闭的深层次原因剖析 | 第19-36页 |
| 1.1 中创人说中创 | 第19-20页 |
| 1.2 中创倒闭的内部原因分析 | 第20-29页 |
| 1.2.1 对风险投资缺乏全面的理解 | 第20-22页 |
| 1.2.2 公司定位摇摆不定,名义上是风险投资公司,实际上却是什么都干的“大杂烩” | 第22-23页 |
| 1.2.3 中创投资没有合理的决策程序和方法,决策随意性大 | 第23-24页 |
| 1.2.4 中创公司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家 | 第24-26页 |
| 1.2.5 中创公司产权结构带来企业目标多元化、所有者残缺、缺乏适应风险投资运作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26-29页 |
| 1.3 中创倒闭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 | 第29-36页 |
| 1.3.1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高新技术风险企业 | 第29-32页 |
| 1.3.2 中创公司缺乏真正的风险资本来源 | 第32-34页 |
| 1.3.3 国内缺乏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中创投资出去的风险资金很难套现进行下一轮投资 | 第34-36页 |
| 2. 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道路探索 | 第36-45页 |
| 2.1 中国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势在必行 | 第36-37页 |
| 2.2 发展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建议 | 第37-45页 |
| 2.2.1 拓展风险资本来源,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 | 第37-39页 |
| 2.2.2 大力发展各种形式风险投资机构,通过立法引入有限合伙公司这一适合风险投资发展的组织形式 | 第39-40页 |
| 2.2.3 培育成功的风险投资家 | 第40-41页 |
| 2.2.4 进一步构建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 | 第41-42页 |
| 2.2.5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中介机构 | 第42-43页 |
| 2.2.6 政府应当成为风险投资相关制度的供给者,营造适宜风险投资运作的法律、经济和市场环境 | 第43-45页 |
| 附录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