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一、 育阴利水法的源流和发展 | 第10-13页 |
二、 阴虚水停证的探讨 | 第13-17页 |
(一) 《伤寒论》中的猪苓汤证 | 第14-15页 |
(二) 从猪苓汤谈阴虚水停证 | 第15-16页 |
(三) 阴虚水停和阳虚水停的鉴别 | 第16页 |
(四) 阴虚水停证的辨证 | 第16-17页 |
三、 育阴利水法的探讨 | 第17-19页 |
(一) 滋阴助湿 | 第17-18页 |
(二) 滋阴祛湿 | 第18页 |
(三) 利水伤阴 | 第18-19页 |
(四) 利水护阴 | 第19页 |
四、 育阴利水的代表方剂 | 第19-21页 |
(一) 猪苓汤 | 第19-20页 |
(二) 六味地黄汤 | 第20-21页 |
(三) 其它方剂 | 第21页 |
五、 育阴利水法的临床应用 | 第21-27页 |
(一) 水肿 | 第21-22页 |
(二) 鼓胀 | 第22-23页 |
(三) 淋证 | 第23-24页 |
(四) 癃闭 | 第24-25页 |
(五) 尿血 | 第25页 |
(六) 咳血 | 第25-26页 |
(七) 泄泻 | 第26-27页 |
六、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致 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