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泌尿学论文

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治疗难治性肾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1页
临床研究第11-20页
 1. 研究方法第11-15页
   ·诊断标准第11页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第11页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第11页
     ·中医气阴两虚证的诊断标准第11页
   ·病例选择第11-12页
   ·实验方法第12-15页
     ·分组第12页
     ·治疗方法第12-14页
     ·观察指标第14页
     ·疗效评定第14-15页
     ·安全性评价第15页
   ·统计学处理第15页
 2. 基线齐性比较第15-17页
   ·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比较第15-16页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侯积分、相关生化指标比较第16-17页
 3. 治疗结果第17-20页
   ·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第17页
   ·两组中医证侯疗效比较第17-18页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生化指标比较第18页
   ·两组副作用比较及安全观察第18-20页
讨论第20-33页
 1. 中医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气阴两虚证)的认识第20-23页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气阴两虚证)的病因病机第20-21页
   ·气阴亏虚、脾肾亏虚与肾病综合征难治的关系第21-23页
 2. 现代医学对肾病综合征难治原因的探讨第23-27页
   ·激素治疗不规范第23-24页
   ·激素使用方法不当第24页
   ·存在各种并发症第24-25页
   ·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等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第25-26页
   ·基因突变第26页
   ·严重的病理类型第26页
   ·难以治疗的原发疾病第26-27页
   ·其他情况第27页
 3. 方义分析第27-28页
 4. 临床疗效评价及分析第28-29页
 5. 中药配合激素、细胞毒药物减毒增效作用的机制探讨第29-33页
存在问题第33-34页
试验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9页
附表第39-40页
文献综述 中西医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研究概况第40-60页
 1. 中医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认识第40-44页
   ·外邪致瘀第41页
   ·本虚致瘀第41-42页
   ·病理产物致瘀第42-43页
     ·药毒致瘀第43-44页
 2. 西医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认识第44-54页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第44-45页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异常第45-48页
   ·凝血因子的异常第48-49页
   ·纤溶系统的异常第49-50页
   ·肾小球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第50-51页
   ·高脂血症及糖皮质激素和利尿剂等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二: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盆腔炎反复发作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下一篇:循经取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