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9-18页 |
·稻瘟病菌侵染致病机理研究 | 第9-10页 |
·NADPH氧化酶的研究 | 第10-12页 |
·NADPH氧化酶在哺乳动物中的研究 | 第10-11页 |
·NADPH氧化酶在植物中的研究 | 第11页 |
·NADPH氧化酶在真菌中的研究 | 第11-12页 |
·NADPH氧化酶在其它生物体中的研究 | 第12页 |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的研究 | 第12-13页 |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在哺乳动物中的研究 | 第12-13页 |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在真菌中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在酵母菌中的研究 | 第13页 |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在丝状真菌中的研究 | 第13页 |
·核糖核酸酶的研究 | 第13-14页 |
·锌离子转运蛋白的研究 | 第14-15页 |
·关于含有未知功能结构域的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9页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实验菌株及植物材料 | 第18页 |
·实验质粒 | 第18页 |
·实验用培养基 | 第18-19页 |
·生化试剂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9页 |
·生物信息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AD 载体(prey 载体)的构建 | 第20-21页 |
·基因敲除的策略 | 第21页 |
·酵母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 | 第21-22页 |
·大肠杆菌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22-23页 |
·稻瘟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转化 | 第23-24页 |
·稻瘟病菌转化子 DNA 的提取方法 | 第24页 |
·稻瘟病菌菌丝体总 RNA 提取方法 | 第24-25页 |
·PCR、逆转录 PCR 及荧光定量 PCR | 第25-27页 |
·稻瘟病菌菌落形态观察及生长速度的测量方法 | 第27页 |
·稻瘟病菌产孢量的检测 | 第27页 |
·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率的检测 | 第27页 |
·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洋葱表皮侵染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水稻活体喷雾接种的方法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61页 |
·目的蛋白与 Nox2 的互作关系验证 | 第29-33页 |
·在蛋白水平验证目的蛋白与 Nox2 的互作关系 | 第29-32页 |
·Nox2-BD 载体的构建 | 第29页 |
·AD 载体的构建 | 第29-32页 |
·酵母双杂验证 | 第32页 |
·在转录水平上验证目的基因与 nox2 的关系 | 第32-33页 |
·目的蛋白基因在稻瘟病菌中的功能分析 | 第33-61页 |
·MoLpe的功能分析 | 第33-40页 |
·MoLpe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3-36页 |
·MoLpe突变体的获得及生物功能分析 | 第36-40页 |
·MoHmt1 的功能分析 | 第40-47页 |
·MoHmt1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0-43页 |
·MoHmt1 突变体的获得及生物功能的分析 | 第43-47页 |
·MoZts 的功能分析 | 第47-54页 |
·MoZts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7-50页 |
·MoZts 的突变体的获得及表型分析 | 第50-54页 |
·MoUf 的功能分析 | 第54-61页 |
·MoUf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4-57页 |
·MoUf 的突变体的获得及表性分析生物功能分析 | 第57-61页 |
4 讨论 | 第61-63页 |
·MoLpe、 MoHmt1、 MoZts、 MoUf 与 Nox2 的关系 | 第61页 |
·关于MoLpe生物功能的讨论 | 第61页 |
·关于MoHmt1 生物功能的讨论 | 第61-62页 |
·关于MoZts 生物功能的讨论 | 第62页 |
·关于MoUf 生物功能的讨论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
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