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问题的提出和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 ·供应链 | 第12-13页 |
| ·战略联盟 | 第13页 |
| ·供应链联盟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4-16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供应链联盟及其研究综述 | 第16-28页 |
| ·西方供应链联盟的发展演变历程 | 第16-18页 |
| ·日本供应链联盟 | 第16-17页 |
| ·新型供应链联盟 | 第17-18页 |
| ·供应链联盟形成的动因 | 第18-20页 |
| ·企业外部动因 | 第18-19页 |
| ·企业内部动因 | 第19-20页 |
| ·供应链联盟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0-21页 |
| ·资源基础理论 | 第21-22页 |
| ·组织学习理论 | 第22页 |
|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 ·供应链联盟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第23-25页 |
| ·供应链联盟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 ·联盟成功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第24-25页 |
| ·供应链联盟绩效衡量研究综述 | 第25页 |
| ·供应链联盟绩效理论 | 第25-28页 |
| ·平衡记分卡简介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研究模型和假设 | 第28-40页 |
| ·影响供应链联盟成功因素模型中以及联盟绩效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 | 第28-29页 |
| ·供应链联盟成功影响因素的确定—自变量 | 第28页 |
| ·供应链联盟企业绩效衡量指标的确定—因变量 | 第28-29页 |
|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29-30页 |
| ·研究的理论假设 | 第30-40页 |
| ·联盟的属性 | 第30-34页 |
| ·信任 | 第30-32页 |
| ·承诺 | 第32页 |
| ·相互依赖性 | 第32-34页 |
| ·联盟的沟通因素 | 第34-35页 |
| ·信息质量 | 第34页 |
| ·信息共享 | 第34-35页 |
| ·信息参与 | 第35页 |
| ·联盟间冲突解决技巧 | 第35-36页 |
| ·供应链联盟伙伴选择的匹配性 | 第36-37页 |
| ·供应链联盟企业间利益的分配 | 第37-40页 |
| 第四章 问卷调查研究与分析 | 第40-63页 |
| ·实证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 第40-41页 |
| ·调研对象和目标 | 第40页 |
| ·问卷的设计和说明 | 第40-41页 |
|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41-50页 |
| ·供应链联盟影响因素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42-48页 |
| ·供应链联盟影响企业绩效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48-50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50-53页 |
| ·回归分析 | 第53-62页 |
| ·供应链联盟成功影响因素与内部流程的回归分析 | 第54-56页 |
| ·供应链联盟成功影响因素与学习与成长的回归分析 | 第56-58页 |
| ·供应链联盟成功影响因素与财务的回归分析 | 第58-60页 |
| ·供应链联盟成功影响因素与客户的回归分析 | 第60-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结果分析 | 第63-68页 |
| ·供应链联盟属性与联盟绩效 | 第63-65页 |
| ·供应链联盟沟通因素与联盟绩效 | 第65页 |
| ·供应链联盟伙伴选择的匹配性与联盟绩效 | 第65-66页 |
| ·供应链联盟冲突解决机制的建立与联盟绩效 | 第66-67页 |
| ·供应链联盟企业间利益的分配与联盟绩效 | 第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2页 |
| ·研究结论 | 第68-70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70页 |
|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70页 |
| ·研究不足之处 | 第70-71页 |
| ·未来的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 附录 | 第77-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