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牛型布鲁氏菌苹果酸脱氢酶酶学性质及其免疫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18页
   ·布鲁氏菌胞内寄生机制第12-13页
   ·布鲁氏菌代谢与毒力关系第13-14页
   ·布鲁氏菌糖代谢相关毒力基因第14页
   ·布鲁氏菌毒力相关糖代谢途径第14页
   ·布鲁氏菌糖代谢调节过程第14-15页
   ·布鲁氏菌糖代谢关键酶—苹果酸脱氢酶第15-18页
第二章 引言第18-20页
   ·研究背景第18页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三章 MDH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第20-28页
   ·实验材料第20-22页
   ·实验方法第22-24页
     ·载体构建第22-23页
       ·牛型布鲁氏菌A19株基因组提取第22页
       ·PCR引物设计第22页
       ·MDH编码基因的扩增体系及条件第22-23页
       ·PCR产物与克隆载体pMD18-T simple的连接第23页
       ·重组质粒pET-28a-MDH的构建第23页
       ·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第23页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酶切、测序鉴定第23页
     ·诱导表达与纯化第23-24页
       ·苹果酸脱氢酶的诱导表达第23-24页
       ·苹果酸脱氢酶的制备第24页
       ·苹果酸脱氢酶的纯化第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26页
     ·重组质粒pET-28a-MDH的构建及其结果第24-25页
     ·布鲁氏菌苹果酸脱氢酶诱导表达及纯化结果第25-26页
   ·讨论第26-28页
第四章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8-34页
   ·材料来源第28页
   ·方法第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1页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第28页
     ·蛋白质信号肽预测第28-29页
     ·蛋白质跨膜区预测第29页
     ·B细胞表位分析第29-30页
     ·InterPro Scan分析第30页
     ·MDH二级结构预测第30-31页
     ·MDH三维结构预测第31页
   ·讨论第31-34页
第五章 酶学性质第34-46页
   ·实验材料第34页
   ·实验方法第34-40页
     ·苹果酸脱氢酶酶学性质测定第34-36页
       ·酶活测定原理第34页
       ·最适pH测定第34页
       ·最适温度测定第34-35页
       ·热稳定性测定第35页
       ·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第35页
       ·酶活测定方法第35页
       ·酶活测定体系第35页
       ·Km值及Vmax值测定第35-36页
     ·酶活位点分析和重叠引物延伸PCR定点突变载体构建第36-39页
       ·定点突变位点的确定第36-37页
       ·突变引物设计第37-38页
       ·定点突变采用技术一重叠引物延伸PCR原理第38页
       ·重叠引物延伸PCR设计第38-39页
       ·突变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9页
     ·突变重组载体诱导表达及其对酶活影响分析第39-40页
       ·突变后苹果酸脱氢酶诱导表达及粗酶液制备纯化第39页
       ·突变后苹果酸脱氢酶酶活比较第39-40页
   ·实验结果第40-44页
     ·苹果酸脱氢酶酶学性质第40-42页
       ·最适pH值第40页
       ·最适温度第40-41页
       ·热稳定性第41页
       ·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第41-42页
       ·酶活及比活力分析第42页
       ·米氏常数Km值及Vmax值第42页
     ·重叠引物延伸PCR结果分析第42-43页
     ·突变重组载体诱导表达与纯化第43-44页
     ·定点改造后苹果酸脱氢酶酶活比较第44页
   ·讨论第44-46页
第六章 免疫学特性第46-52页
   ·实验材料第46页
   ·实验方法第46-47页
     ·MDH检测布鲁氏菌阳性牛血清第46页
     ·MDH兔抗血清的制备及Western blot检测第46-47页
     ·牛型布鲁氏菌A19全菌蛋白、膜蛋白及分泌蛋白的提取第47页
     ·MDH亚细胞定位及纤连蛋白和纤连蛋白溶酶原的结合试验第47页
     ·MDH兔抗血清对布鲁氏菌粘附与入侵Hela细胞的试验第47页
   ·实验结果第47-51页
     ·ELISA检测自然感染布鲁氏菌阳性牛血清第47-48页
     ·MDH兔抗血清的制备及Western blot分析第48页
     ·MDH亚细胞定位及FL、PL活性分析第48-50页
     ·MDH兔抗血清对布鲁氏菌黏附与入侵Hela细胞的影响第50-51页
   ·讨论第51-52页
论文总结及创新点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番茄花叶病毒外壳蛋白与烟草铁氧还蛋白Ⅰ及IP-L蛋白的互作分析
下一篇:生长抑素在斑马鱼胰腺中的表达及敲降对其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