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动机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4页 |
·研究架构 | 第14-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探讨 | 第18-59页 |
·公司治理文献探讨 | 第18-46页 |
·所有权分散下的代理问题 | 第18-20页 |
·公司治理 | 第20-29页 |
·独立董监事制度 | 第29-31页 |
·强化公司治理的资讯揭露机制 | 第31-33页 |
·公司治理评鑑 | 第33-46页 |
·风险管理文献探讨 | 第46-51页 |
·新巴塞尔资本协定沿革 | 第46-49页 |
·新旧巴赛尔资本协定的比较 | 第49-51页 |
·内部控制文献探讨 | 第51-55页 |
·内部控制制度意義 | 第51页 |
·内部控制之目标與合理保证 | 第51页 |
·内部控组成要素與架构 | 第51-53页 |
·内部控制缺失與先天性限制 | 第53-54页 |
·内部控制运作机制有效性 | 第54-55页 |
·内部稽核制度 | 第55-57页 |
·内部稽核之定義 | 第55页 |
·内部稽核任务 | 第55页 |
·内部稽核有效性 | 第55-56页 |
·内部稽核人员职责 | 第56页 |
·稽核功能应充分发挥以增加稽核价值 | 第56页 |
·内部稽核功能发挥之具备要件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3章 台湾金融控股公司與公司治理之推行沿革 | 第59-98页 |
·金融控股公司成立背景與演进之探讨 | 第59-66页 |
·国际金融环境变迁 | 第59-62页 |
·台湾金融环境变迁 | 第62-66页 |
·新加坡星展金融控股公司最佳实务案例分析 | 第66-85页 |
·星展金融控股公司简介 | 第66-67页 |
·DBSH的公司治理 | 第67-77页 |
·关系人交易 | 第77-78页 |
·股东交流 | 第78-79页 |
·同部审计制度 | 第79页 |
·内部控制制度 | 第79-80页 |
·风险管理制度 | 第80-85页 |
·台湾金融控股公司推行公司治理的环境背景與法规分析 | 第85-97页 |
·台湾公司治理之类型 | 第86-88页 |
·台湾公司治理之法令规章沿革與金控公司治理现况分析 | 第88-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與研究方法 | 第98-114页 |
·德尔菲法 | 第98-101页 |
·德尔菲法的意義與特性 | 第98-99页 |
·德尔菲法的类型 | 第99-101页 |
·即时德尔菲法與Co-Life线上群组会议平臺简介 | 第101页 |
·分析程式法 | 第101-110页 |
·分析层级程式法 | 第102-105页 |
·分析網路程式法 | 第105-107页 |
·AHP法與ANP法之異同性比较 | 第107-109页 |
·ANP法與Super Decisions软体简介 | 第109-110页 |
·研究设计综述 | 第110-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5章 台湾金融控股公司之公司治理体系模型 | 第114-131页 |
·台湾金融控股公司之公司治理体系模型的建置程式 | 第114-125页 |
·台湾金融控股公司之董事会结构调查 | 第125-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第6章 实证分析及改进建议 | 第131-146页 |
·台湾金控公司治理体系模型中各机能之理论权重分析 | 第131-136页 |
·台湾金控公司治理各机能成熟度與整体效能实证分析 | 第136-142页 |
·评析15家金控公司委员会运作及改进之处 | 第142-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4-146页 |
第7章 结论、创新與展望 | 第146-151页 |
·理论贡献 | 第146-147页 |
·结论 | 第147-148页 |
·建议 | 第148页 |
·创新 | 第148-150页 |
·展望 | 第150-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8页 |
附録一 第一阶段问卷分析 | 第158-163页 |
附録二 第二阶段问卷分析 | 第163-167页 |
附録三 第三阶段问卷分析 | 第167-181页 |
附録四 第四阶段问卷分析 | 第181-186页 |
致谢 | 第186-1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87-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