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7页 |
·国外对能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研究 | 第13-15页 |
·国内能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研究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能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相关概念及界定 | 第19页 |
·能源的概念 | 第19页 |
·能源开发的概念 | 第19页 |
·产业生态学理论 | 第19-21页 |
·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 第20页 |
·产业生态系统结构组成 | 第20-21页 |
·投入产出理论 | 第21-22页 |
·产权理论 | 第22-23页 |
·产权及产权制度的概念 | 第22-23页 |
·产权理论的主要思想 | 第23页 |
·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陕西能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25-44页 |
·陕西能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概况 | 第25-28页 |
·陕西能源开发概括 | 第25-27页 |
·陕西经济概况 | 第27-28页 |
·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 | 第28页 |
·陕西能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分析 | 第28-36页 |
·能源开发的投入效应 | 第29-30页 |
·能源开发的产出效应 | 第30-33页 |
·能源开发的产业关联效应 | 第33-34页 |
·能源开发对地方财政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效应 | 第34-36页 |
·陕西能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效应分析 | 第36-40页 |
·能源开发的环境效应 | 第36-38页 |
·能源开发的人力资本投资效应 | 第38-40页 |
·能源开发对贫富分化的加剧效应 | 第40页 |
·陕西能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分析 | 第40-43页 |
·能源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模型 | 第40-41页 |
·能源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模型的回归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陕西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44-54页 |
·陕西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44-47页 |
·环境污染严重 | 第44-45页 |
·产业链过短,产品附加值较低 | 第45-46页 |
·技术装备落后,生产效率低下 | 第46页 |
·资源浪费过度 | 第46-47页 |
·流通不畅,市场范围受限 | 第47页 |
·陕西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7-52页 |
·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47-48页 |
·环境治理落后 | 第48页 |
·资金支持不足 | 第48-49页 |
·基础设施落后 | 第49-50页 |
·科技支持不够 | 第50-51页 |
·产权制度不合理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重构能源开发体系,促进陕西经济发展——陕西能源生态系统构建 | 第54-60页 |
·重构陕西能源开发体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54-55页 |
·能源生态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 第54-55页 |
·能源生态系统构建的可行性 | 第55页 |
·陕西能源生态系统模型 | 第55-57页 |
·陕西能源生态系统之内生系统、外生系统及共生系统的培育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能源开发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60-66页 |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 | 第60页 |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 第60-61页 |
·加大科研投入,夯实能源产业升级的技术基础 | 第61-62页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 第62-63页 |
·制定合理的环境措施,保证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63页 |
·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便利物流及信息流 | 第63-64页 |
·修改《矿产资源法》,清晰合理界定产权 | 第64-66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