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村民自治与政治文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阐释 | 第9-15页 |
(一) 村民自治的内涵与形式 | 第9-11页 |
1、村民自治的内涵 | 第9-10页 |
2、村民自治的形式 | 第10-11页 |
(二) 政治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 第11-14页 |
1、政治文化的内涵 | 第12-13页 |
2、政治文化的功能 | 第13-14页 |
(三) 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村民自治的意义 | 第14-15页 |
二、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 | 第15-24页 |
(一) 村民自治已经取得的成就 | 第15-17页 |
1、村民委员会组织合法化 | 第15页 |
2、村民自治制度法制化 | 第15-16页 |
3、村民自治制度实践普遍化 | 第16页 |
4、村级民主水平有明显提高 | 第16-17页 |
(二) 当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24页 |
1、民主选举方面 | 第17-18页 |
2、民主决策方面 | 第18-20页 |
3、民主管理方面 | 第20-22页 |
4、民主监督方面 | 第22-24页 |
三、村民自治存在主要问题的政治文化分析 | 第24-33页 |
(一) 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24-27页 |
1、人治的思想 | 第24-25页 |
2、权力本位、官本位情结 | 第25-26页 |
3、政治疏离情感 | 第26-27页 |
(二) 村落文化中消极因素的渗透 | 第27-30页 |
1、宗法家族意识 | 第28-29页 |
2、人情礼俗观念 | 第29-30页 |
(三) 当前农村政治文化现实状况的影响 | 第30-33页 |
1、政治认同弱化 | 第30-31页 |
2、政治不信任 | 第31-32页 |
3、政治能力和政治效能感缺失 | 第32-33页 |
四、加强农村政治文化建设,推动村民自治发展与完善 | 第33-39页 |
(一) 培育新型农村政治文化,提升农民民主自治素质 | 第33-34页 |
1、消除臣民文化,培育公民文化 | 第33-34页 |
2、改造小农文明,培育契约文化 | 第34页 |
3、更新礼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 | 第34页 |
(二) 加快农村政治社会化,推动新型农村政治文化的传播和延续 | 第34-35页 |
1、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推行公民教育 | 第35页 |
2、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和引导作用 | 第35页 |
(三) 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为农村政治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第35-39页 |
1、完善乡-村权责制度,规范乡-村关系 | 第36页 |
2、完善两委制度,理顺村委会与党支部关系 | 第36-37页 |
3、建立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村委会及其成员的监督制度 | 第37页 |
4、建立“三管三监”督的财务管理制度 | 第37页 |
5、执行村务公开制度 | 第37-38页 |
6、建立村务监察制度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