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前言 | 第10-23页 |
·植酸酶概述 | 第10-12页 |
·中性植酸酶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中性植酸酶的基因工程研究 | 第13-17页 |
·巨大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表达外源蛋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表达中性植酸酶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研究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前期工作基础 | 第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22-23页 |
2.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3 材料 | 第24-28页 |
·菌株及载体 | 第24页 |
·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24-25页 |
·主要药品 | 第25页 |
·抗生素贮存液 | 第25页 |
·常用缓冲液 | 第25-27页 |
·培养基 | 第27-28页 |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4.方法 | 第28-37页 |
·中性植酸酶phyC基因的获得 | 第28-31页 |
·引物设计 | 第28页 |
·PCR扩增中性植酸酶phyC基因 | 第28-29页 |
·中性植酸酶phyC基因表达片段的克隆及鉴定 | 第29-31页 |
·中性植酸酶phyC基因表达片段的获得 | 第31页 |
·巨大芽孢杆菌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31-34页 |
·pHIS1525表达载体的扩增 | 第32页 |
·pHIS1525载体质粒DNA的处理 | 第32-33页 |
·pHIS1525载体质粒与中性植酸酶phyC基因表达片段连接及转化 | 第33页 |
·阳性克隆的筛选及鉴定 | 第33-34页 |
·巨大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构建和表达研究 | 第34-37页 |
·表达载体pHIS1525-phyC的电击转化 | 第34页 |
·重组巨大芽孢杆菌的筛选 | 第34页 |
·中性植酸酶phyC基因在巨大芽孢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34-35页 |
·植酸酶活性的测定 | 第35页 |
·表达产物的SDS-PAGE检测 | 第35-36页 |
·植酸酶基因工程菌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 第36-37页 |
·重组巨大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的补料分批发酵 | 第37页 |
·斜面培养 | 第37页 |
·种子制备 | 第37页 |
·补料分批发酵条件控制 | 第37页 |
5.结果 | 第37-51页 |
·中性植酸酶phyC基因的获得 | 第37-40页 |
·引物设计 | 第37-38页 |
·PCR扩增中性植酸酶phyC基因 | 第38页 |
·中性植酸酶phyC基因表达片段的克隆及鉴定 | 第38-40页 |
·中性植酸酶phyC基因表达片段的获得 | 第40页 |
·巨大芽孢杆菌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40-43页 |
·pHIS1525表达载体的扩增 | 第40-41页 |
·pHIS1525载体质粒DNA的处理 | 第41-42页 |
·pHIS1525载体质粒与中性植酸酶phyC基因表达片段连接及转化 | 第42页 |
·阳性克隆的筛选及鉴定 | 第42-43页 |
·巨大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构建和表达研究 | 第43-50页 |
·表达载体pHIS1525-phyC的电击转化 | 第43-44页 |
·重组巨大芽孢杆菌的筛选 | 第44页 |
·phyC基因在巨大芽孢杆菌中的诱导表达及酶活的测定 | 第44-45页 |
·表达产物的SDS-PAGE检测 | 第45-46页 |
·植酸酶基因工程菌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 第46-50页 |
·重组巨大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的补料分批发酵 | 第50-51页 |
6.讨论 | 第51-55页 |
·信号肽对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2-53页 |
·巨大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构建的关键技术 | 第53页 |
·宿主菌对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3-54页 |
·培养条件对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4页 |
·补料分批发酵对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4-55页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55页 |
7.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