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商务产业链的现状 | 第9-10页 |
| ·供应链管理在情景感知业务产业链中的应用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及线路 | 第11-13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3页 |
| ·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介绍 | 第14-24页 |
| ·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相关概念 | 第14-17页 |
| ·产业链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 ·供应链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 ·供应链理论在产业链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商务系统研究 | 第17-19页 |
|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商务产业链分析 | 第19-24页 |
| ·我国当前移动商务产业链特点 | 第19-21页 |
|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商务产业链分析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商务产业链内的竞争对抗-非合作博弈 | 第24-48页 |
|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商务产业链内的竞争关系模型 | 第24-36页 |
| ·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和三大战略理论 | 第24-26页 |
| ·基于迈克尔·波特的产业价值链分析 | 第26-35页 |
| ·迈克尔·波特的产业价值链概念 | 第26-29页 |
| ·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 | 第29-33页 |
| ·产业价值链的链式效应 | 第33-35页 |
|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商务产业链竞争关系分析 | 第35-36页 |
| ·商家与运营商之间及商家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36-42页 |
| ·模型假设 | 第36页 |
| ·博弈模型分析 | 第36-42页 |
| ·SP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42-48页 |
| ·信息对称下SP之间的价格博弈 | 第42-44页 |
| ·博弈模型假设 | 第42-43页 |
| ·非合作博弈模型分析 | 第43-44页 |
| ·非对称信息下SP之间的价格博弈 | 第44-48页 |
| 第四章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商务产业链中合作协调机制的设计和实现 | 第48-72页 |
| ·合作协调机制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分析 | 第48-64页 |
| ·合作协调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48-51页 |
| ·合作协调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51-64页 |
| ·核心和稳定集 | 第51-57页 |
| ·Shapley Value | 第57-64页 |
|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商务产业链中协调机制的设计和实现 | 第64-71页 |
| ·多人合作对策模型的建立 | 第64-66页 |
| ·多人合作对策模型的产业链仿真计算 | 第66-67页 |
| ·考虑局中人主观偏好的目标规划解法 | 第67-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第五章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商务产业链中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现 | 第72-95页 |
|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商务产业链激励机制的特点 | 第72-83页 |
| ·激励理论 | 第72-73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73-82页 |
| ·委托-代理理论的概念 | 第74-78页 |
| ·委托-代理理论的模型介绍 | 第78-82页 |
|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商务产业链激励机制的特点 | 第82-83页 |
| ·运营商和SP之间激励机制的基本模型设计 | 第83-87页 |
| ·建模思路 | 第83-84页 |
| ·模型假设 | 第84-85页 |
| ·模型建立 | 第85-87页 |
| ·模型结论 | 第87页 |
| ·运营商和SP之间激励机制的扩展模型设计 | 第87-95页 |
| ·建模思路 | 第87-88页 |
| ·模型假设 | 第88-89页 |
| ·模型建立 | 第89-92页 |
| ·模型结论 | 第92-9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8页 |
| ·全文总结 | 第95-96页 |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96-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