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监测系统"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 第11-14页 |
·电信网间的服务质量问题 | 第11-12页 |
·网间结算中的争议问题 | 第12-13页 |
·"监测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建设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政策依据 | 第16-22页 |
·对电信网间互联互通实施监管的意义和作用 | 第16-21页 |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定义 | 第16页 |
·电信网间实现互联互通的意义 | 第16-18页 |
·影响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主要因素 | 第18-19页 |
·对电信网间的互联互通实施监管的意义和作用 | 第19-21页 |
·我国对互联互通进行管制的政策支持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广西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概述 | 第22-27页 |
·系统简介 | 第22-23页 |
·监测系统主要的业务功能 | 第23页 |
·辅助测试系统与监测系统的无缝集成 | 第23-26页 |
·辅助测试系统的组成 | 第23-24页 |
·无缝集成方案 | 第24-26页 |
·监测系统特点 | 第26-27页 |
·电信级数据接入方案 | 第26页 |
·专利的高阻隔离接入七号信令网 | 第26页 |
·网间互联业务分析 | 第26页 |
·实时测试 | 第26页 |
·系统自诊断工具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广西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硬件结构 | 第27-33页 |
·系统框架 | 第27-28页 |
·总体结构 | 第27页 |
·监测中心 | 第27页 |
·远端站 | 第27-28页 |
·前端系统 | 第28-32页 |
·信令交换接入层 | 第28-29页 |
·信令监测层 | 第29-32页 |
·前端服务器 | 第32页 |
·数据库服务器 | 第32页 |
·DXC设备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广西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软件结构 | 第33-38页 |
·软件配置 | 第33页 |
·前端机软件 | 第33-35页 |
·主程序(Front2000.exe) | 第33-34页 |
·历史数据浏览程序(Historydata.exe) | 第34页 |
·时间同步程序(TimeSync.exe) | 第34页 |
·远程维护程序客户端(FrtMntClt.exe) | 第34页 |
·前端机软件包含的功能模块 | 第34-35页 |
·前端服务器软件 | 第35-36页 |
·数据库软件 | 第36页 |
·工作站软件 | 第36-38页 |
·主监测视图 | 第36页 |
·告警查询 | 第36-37页 |
·业务统计分析 | 第37页 |
·实时在线监测 | 第37页 |
·呼叫跟踪 | 第37-38页 |
第六章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组网方式 | 第38-48页 |
·组网方案 | 第38-44页 |
·组网方案分析比较 | 第38-41页 |
·链路的接入方案 | 第41-44页 |
·链路的汇聚方案 | 第44页 |
·网络设计 | 第44-45页 |
·群集方式的使用 | 第44页 |
·广域网设计 | 第44-45页 |
·监测中心局域网设计 | 第45页 |
·数据处理 | 第45-48页 |
·数据的组织 | 第45-46页 |
·数据缓存与转发机制 | 第46-47页 |
·数据存储备份与恢复 | 第47-48页 |
第七章 广西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与分析 | 第48-55页 |
·信令网状态监测视图 | 第48-50页 |
·显示信令点信息 | 第48-49页 |
·显示链路实时信息 | 第49页 |
·实时告警显示 | 第49-50页 |
·指定链路实时在线测试 | 第50-52页 |
·呼叫跟踪 | 第52-53页 |
·告警故障管理 | 第53-54页 |
·业务统计分析 | 第54-55页 |
第八章 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应用研究与案例分析 | 第55-62页 |
·人为设置网间通信障碍手段分析 | 第55页 |
·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 第55-56页 |
·发端话务异常 | 第55-56页 |
·收端落地不畅 | 第56页 |
·拨号后时延超长 | 第56页 |
·其他问题 | 第56页 |
·监测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 第56-60页 |
·协助企业解决用户投诉 | 第57页 |
·打击非法经营电信业务 | 第57-59页 |
·利用互联互通系统处理企业申告 | 第59页 |
·协议级故障定位 | 第59-60页 |
·维护网间信令链路 | 第60页 |
·协助结算核查 | 第60页 |
·系统尚存在的问题和待改进、完善之处 | 第60-61页 |
·系统稳定性 | 第60-61页 |
·对网间互联链路消息的处理速度较慢 | 第61页 |
·系统的扩展性有待提高 | 第61页 |
·对互联互通问题的思考 | 第61-62页 |
第九章 研究工作总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缩略语对照表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