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悬挑钢屋盖结构预应力体系分析与抗震性能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预应力钢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工程应用 | 第13-15页 |
·预应力钢结构体系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预应力钢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工程简介 | 第15-17页 |
·工程概况 | 第15-16页 |
·荷载条件 | 第16-17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屋盖钢结构预应力体系分析 | 第19-38页 |
·预应力钢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19-21页 |
·预应力钢结构的工作机理 | 第19-20页 |
·施加预应力的主要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构预应力体系分析 | 第21-28页 |
·预应力等效平衡荷载分析 | 第22-24页 |
·预应力体系对结构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第24-28页 |
·结构参数改变影响分析 | 第28-37页 |
·布索数量的影响 | 第28-32页 |
·预应力度的影响 | 第32-35页 |
·锚固端位置的影响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屋盖钢结构动力特性与反应谱分析 | 第38-56页 |
·屋盖钢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38-43页 |
·模态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屋盖钢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 第39-41页 |
·预应力体系存在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页 |
·屋盖钢结构地震反应谱分析 | 第43-55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理论 | 第43-44页 |
·反应谱法地震响应分析 | 第44-50页 |
·预应力体系存在对结构动力性能影响分析 | 第50-55页 |
·结论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屋盖钢结构与下部混凝土结构共同工作分析 | 第56-69页 |
·本章计算模型 | 第56-57页 |
·屋盖钢结构与下部混凝土结构静力相互作用 | 第57-61页 |
·支座反力与位移比较 | 第57-58页 |
·屋盖钢结构杆件静内力比较 | 第58-61页 |
·屋盖钢结构与下部混凝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 第61-67页 |
·动力特性比较 | 第61-62页 |
·地震响应比较 | 第62-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屋盖钢结构地震响应时程分析 | 第69-85页 |
·本章计算模型 | 第69-70页 |
·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响应时程分析 | 第70-78页 |
·时程分析理论及地震动参数选取 | 第70-73页 |
·时程分析地震响应分析 | 第73-76页 |
·时程与反应谱地震分析比较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响应时程分析 | 第78-84页 |
·弹塑性地震分析理论 | 第78-80页 |
·结构罕遇地震弹塑性地震分析 | 第80-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作者简历 | 第90-9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