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服务业论文

创业自我效能及其与创业意向关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1-1 实践背景第16页
  1-1-2 理论背景第16-17页
  1-1-3 研究动机第17页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第17-18页
  1-2-1 研究目标第17页
  1-2-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 关键概念界定第18-19页
  1-3-1 创业与创业者第18-19页
  1-3-2 创业自我效能第19页
  1-3-3 创业意向第19页
 1-4 论文结构第19-21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1-43页
 2-1 引言第21-23页
  2-1-1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研究架构第21页
  2-1-2 文献资料收集与分析步骤第21-23页
 2-2 创业研究——从特质观到认知观第23-25页
 2-3 创业者认知研究第25-35页
  2-3-1 创业者认知结构与认知过程第25-27页
  2-3-2 创业者认知风格与认知发展第27-31页
  2-3-3 创业者创业意向第31-35页
 2-4 社会认知理论在创业研究领域的应用第35-40页
  2-4-1 三元决定论与自我效能理论第36-38页
  2-4-2 创业自我效能研究第38-40页
 2-5 创业领导研究第40-41页
  2-5-1 创业领导力第40页
  2-5-2 创业认知、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第40-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3页
  2-6-1 基于认知观研究的重要意义第41-42页
  2-6-2 研究切入点和关键概念第42-43页
第三章 理论建构与研究设计第43-65页
 3-1 引言第43-44页
 3-2 研究知识观与方法论第44-46页
  3-2-1 知识观第44-45页
  3-2-2 研究性质第45-46页
 3-3 理论建构和命题第46-48页
  3-3-1 理论构思、分析要点与研究主题第46-47页
  3-3-2 研究目标、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47-48页
  3-3-3 研究框架与研究命题第48页
 3-4 主要研究假设第48-55页
  3-4-1 变量结构假设第48-49页
  3-4-2 变量差异性假设第49-50页
  3-4-3 变量关系假设第50-54页
  3-4-4 研究假设框架第54-55页
 3-5 研究方法第55-63页
  3-5-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第55-58页
  3-5-2 统计分析第58-61页
  3-5-3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第61-63页
 3-6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四章 创业自我效能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第65-104页
 4-1 引言第65页
  4-1-1 研究背景第65页
  4-1-2 研究目的第65页
 4-2 研究假设第65-70页
  4-2-1 创业自我效能因素结构第65-66页
  4-2-2 创业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假设第66-70页
 4-3 研究方法第70-75页
  4-3-1 研究样本与数据分析方法第70页
  4-3-2 变量操作性定义与研究测量第70-75页
 4-4 研究结果第75-92页
  4-4-1 创业自我效能的因素结构第75-82页
  4-4-2 认知风格的结构验证第82-83页
  4-4-3 创业自我效能的描述统计与影响因素第83-92页
 4-5 研究讨论第92-101页
  4-5-1 创业自我效能和认知风格因素结构第92-96页
  4-5-2 创业自我效能的差异性与相关性讨论第96-100页
  4-5-3 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讨论第100-101页
 4-6 本章小结第101-104页
  4-6-1 研究结果总结第101-102页
  4-6-2 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议题第102-104页
第五章 行为控制知觉、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向关系研究第104-127页
 5-1 引言第104页
  5-1-1 研究背景第104页
  5-1-2 研究目的第104页
 5-2 研究假设第104-106页
  5-2-1 直接关系假设第104-105页
  5-2-2 中介关系假设第105-106页
 5-3 研究方法第106-108页
  5-3-1 研究样本与数据分析方法第106-107页
  5-3-2 变量操作性定义与研究测量第107-108页
 5-4 研究结果第108-120页
  5-4-1 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向关系研究第108-111页
  5-4-2 创业自我效能与行为控制知觉关系研究第111-114页
  5-4-3 行为控制知觉对自我效能与创业意向的中介作用第114-120页
 5-5 研究讨论第120-125页
  5-5-1 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的直接影响第120-123页
  5-5-2 行为控制知觉在创业自我效能影响过程的中介作用分析第123-125页
 5-6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5-6-1 研究结果总结第125-126页
  5-6-2 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议题第126-127页
第六章 认知风格、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向关系研究第127-145页
 6-1 引言第127页
  6-1-1 研究背景第127页
  6-1-2 研究目的第127页
 6-2 研究假设第127-129页
  6-2-1 直接关系假设第127-128页
  6-2-2 中介/调节关系假设第128页
  6-2-3 有中介的调节关系与有调节的中介关系假设第128-129页
 6-3 研究方法第129-131页
  6-3-1 研究样本与数据分析方法第129-131页
  6-3-2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研究测量第131页
 6-4 研究结果第131-142页
  6-4-1 创业自我效能与认知风格关系研究第131-133页
  6-4-2 认知风格与创业意向关系研究第133-134页
  6-4-3 认知风格的中介/调节作用研究第134-139页
  6-4-4 原创性认知作用机制研究第139-142页
 6-5 研究讨论第142-144页
  6-5-1 创业自我效能与认知风格关系第142-143页
  6-5-2 认知风格作用机制的复杂性第143-144页
 6-6 本章小结第144-145页
  6-6-1 研究结果总结第144页
  6-6-2 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议题第144-145页
第七章 结论第145-157页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145-147页
  7-1-1 基于角色的创业自我效能的三因素模型第145-146页
  7-1-2 创业自我效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46页
  7-1-3 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第146-147页
  7-1-4 行为控制知觉在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向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第147页
  7-1-5 KAI认知风格对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意向的调节作用第147页
 7-2 研究贡献第147-149页
  7-2-1 理论贡献第147-148页
  7-2-2 方法贡献第148页
  7-2-3 现实意义第148-149页
 7-3 研究启示和展望第149-157页
  7-3-1 研究启示第149-152页
  7-3-2 研究展望第152-157页
参考文献第157-172页
附录A 文献数据表(非完整版)第172-173页
附录B 相关研究学者的观点第173-175页
 B.1 基于认知观的创业问题研究焦点(Baron, 2004b)第173-174页
 B.2 共同方法偏差的潜在来源(Podsakoff等,2003. 转引自杜建政等, 2005)第174-175页
附录C 本文所使用的研究量表许可证明第175-177页
 C.1 创业自我效能(De Noble编制)第175页
 C.2 科尔伯学习风格(Kolb’s LSI)第175-176页
 C.3 创业意向研究问卷(Li?án编制)第176-177页
附录D 本文所使用的部分研究量表(非完整版)第177-179页
 D.1 KAI量表(Kirton Adaptation-Innovation Inventory)第177页
 D.2 LSI量表(Learning Style Inventory)第177-179页
致谢第179-181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81-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
下一篇:区域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