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本文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目前我国的反洗钱主体及其反洗钱现状 | 第13-20页 |
一、洗钱的界定及其在新形势下的特点 | 第13-15页 |
(一) 洗钱的界定 | 第13-14页 |
(二) 洗钱在新形势下的特点 | 第14-15页 |
二、负有反洗钱义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反洗钱现状 | 第15-17页 |
(一) 纳入我国反洗钱法律体系的金融机构及其反洗钱义务 | 第15-16页 |
(二) 我国金融机构的反洗钱现状 | 第16-17页 |
三、特定非金融机构的范围及其反洗钱现状 | 第17-20页 |
(一) 《反洗钱法》对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制的缺失 | 第17页 |
(二) 其他法律规范对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的规制 | 第17-18页 |
(三) 涉及特定非金融机构的洗钱案频发与其反洗钱的不作为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注册会计师反洗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0-26页 |
一、注册会计师反洗钱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一) 洗钱行为日益渗透至注册会计师的业务领域迫切要求其反洗钱 | 第20页 |
(二) 完善我国反洗钱法律体系需要进一步构建注册会计师反洗钱法律制度 | 第20-21页 |
(三) 我国履行相关国际法上的义务要求注册会计师反洗钱 | 第21-22页 |
二、注册会计师反洗钱的可行性 | 第22-26页 |
(一) 注册会计师的特殊职业特点和专业技能为其反洗钱提供了有利条件 | 第22-23页 |
(二)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领域为其发现洗钱线索提供了可能 | 第23-24页 |
(三)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为注册会计师反洗钱提供了法律平台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国外关于注册会计师反洗钱的法律规范及其现状 | 第26-32页 |
一、国际组织关于注册会计师反洗钱的法律规范 | 第26-28页 |
(一) 联合国 | 第26页 |
(二)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 | 第26-27页 |
(三) 欧盟 | 第27-28页 |
(四)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 | 第28页 |
二、主要国家关于注册会计师反洗钱的法律规范 | 第28-32页 |
(一) 美国 | 第28-29页 |
(二) 英国 | 第29-30页 |
(三) 法国 | 第30页 |
(四) 加拿大 | 第30页 |
(五) 比利时 | 第30-31页 |
(六) 南非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我国注册会计师反洗钱法律规制的不足及分析 | 第32-35页 |
一、注册会计师反洗钱主体地位缺位 | 第32页 |
二、注册会计师反洗钱义务规定的缺失 | 第32-33页 |
三、注册会计师反洗钱缺乏权利的保障 | 第33页 |
四、注册会计师反洗钱配套机制不健全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我国注册会计师反洗钱的法律制度构建 | 第35-46页 |
一、实体法层面 | 第35-41页 |
(一) 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反洗钱义务 | 第35-38页 |
(二) 注册会计师在反洗钱领域享有的权利 | 第38-40页 |
(三) 注册会计师违反反洗钱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 第40-41页 |
二、程序法层面 | 第41-43页 |
(一) 确定注册会计师反洗钱的监管模式 | 第41-42页 |
(二) 细化注册会计师反洗钱的具体操作规程 | 第42-43页 |
(三) 规定注册会计师的回避制度 | 第43页 |
三、配套机制层面 | 第43-46页 |
(一) 建立反洗钱成本国家分担机制和激励机制 | 第43-44页 |
(二) 完善职业风险基金制度和职业保险机制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