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第一章绪论 | 第11-18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课题的硏究对象及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查阅资料 | 第16页 |
·实地调研、发放问卷 | 第16页 |
·图示语言研究及比较研究 | 第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2 第二章魏氏庄园概况 | 第18-29页 |
·魏氏庄园的兴建背景 | 第18-21页 |
·自然背景 | 第18-19页 |
·社会背景 | 第19-20页 |
·经济背景 | 第20页 |
·文化背景 | 第20-21页 |
·家族简史 | 第21-22页 |
·魏氏庄园建筑群概述 | 第22-29页 |
·树德堂 | 第22-27页 |
·福寿堂及徙义堂 | 第27-29页 |
3 第三章树德堂城垣研究 | 第29-48页 |
·城池发展简史 | 第29-30页 |
·树德堂城垣防御系统研究 | 第30-34页 |
·防御方式研究 | 第30-31页 |
·城垣高度研究 | 第31页 |
·城垣面积研究 | 第31-32页 |
·防御的精细化设计研究 | 第32-34页 |
·树德堂城垣空间视知觉研究 | 第34-44页 |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 第34-35页 |
·芦原义信的知觉空间理论 | 第35-36页 |
·传统基本空间原型分析 | 第36-39页 |
·树德堂城垣空间视知觉研究 | 第39-44页 |
·树德堂城垣围合空间及城门前望柱研究 | 第44-46页 |
·围合空间与国人内敛性格研究 | 第44-45页 |
·门前望柱的形成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4 第四章树德堂四合院研究 | 第48-83页 |
·有关传统四合院形成的学说 | 第48-50页 |
·地坑院学说 | 第48-49页 |
·人本主义学说 | 第49-50页 |
·伦理学说 | 第50页 |
·四合院平面空间成长研究 | 第50-51页 |
·树德堂四合院单体特征 | 第51-55页 |
·单体建筑造型统一 | 第52页 |
·单体建筑平面特征 | 第52-53页 |
·单体建筑立面特征 | 第53-54页 |
·单体建筑内部人性化空间设计 | 第54-55页 |
·树德堂四合整体布局特征 | 第55-60页 |
·以院落为中心展开 | 第55-56页 |
·渐进的空间层次、清晰的生活流线 | 第56-58页 |
·以轴线贯穿 | 第58-59页 |
·整体布局体现“尚中”思想 | 第59-60页 |
·树德堂四合院院落空间研究 | 第60-65页 |
·院落空间构成要素 | 第60-61页 |
·院落空间性质 | 第61-63页 |
·院落空间平面形态 | 第63-64页 |
·院落空间功能 | 第64-65页 |
·院落空间“包容并蓄” | 第65页 |
·树德堂四合院空间过渡衔接研究 | 第65-69页 |
·人们对过渡空间的认识 | 第65-67页 |
·四合院空间的过渡衔接 | 第67-69页 |
·四合院室外空间的视知觉分析 | 第69-75页 |
·室外空间的宽高比分析 | 第69-72页 |
·中轴线上的视线仰角控制分析 | 第72-73页 |
·室外水平尺度变化引起的心里感受变化分析 | 第73-75页 |
·树德堂四合院防御系统分析 | 第75-81页 |
·四合院多点设防分析 | 第76-78页 |
·多路径逃脱分析 | 第78-81页 |
·小结 | 第81-83页 |
5 第五章树德堂整体性研究 | 第83-101页 |
·树德堂城垣与四合院的关系 | 第83-85页 |
·树德堂城垣与四合院的对立关系 | 第83-84页 |
·树德堂城垣与四合院的统一关系 | 第84页 |
·树德堂城垣与四合院关系的协调 | 第84-85页 |
·树德堂技术成就与装饰艺术 | 第85-94页 |
·技术成就 | 第85-88页 |
·装饰艺术 | 第88-94页 |
·与其他堡宅民居比较 | 第94-99页 |
·与福建土堡比较 | 第94-96页 |
·与开平碉楼的比较 | 第96-97页 |
·与晋中平原堡宅民居在院落平面形态及建筑单体平面形态的比较 | 第97-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6 第六章魏氏庄园的保护及魏集镇中心区域发展策略探讨 | 第101-113页 |
·魏氏庄园的保护 | 第101-107页 |
·魏氏庄园的现状问题 | 第103-106页 |
·魏氏庄园的保护 | 第106-107页 |
·魏集镇中心区域发展策略探讨 | 第107-111页 |
·魏集镇中心区域发展SWOT分析 | 第107-108页 |
·魏集镇中心区域发展策略探讨 | 第108-111页 |
·小结 | 第111-113页 |
结论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7页 |
图片索引 | 第117-122页 |
附录A 魏氏庄园现状及周边情况问卷 | 第122-124页 |
附录B 魏氏庄园树德堂平面图 | 第124-125页 |
附录C 魏氏庄园福寿堂、徙义堂平面图 | 第125-12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