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质押研究--专利融资与商业银行风险规避
摘要 | 第1-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专利权质押基本理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权利质押与专利权质押 | 第10-13页 |
一、权利质押基本制度 | 第10-12页 |
二、专利权质押的概念与特征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专利权质押贷款难的原因 | 第13-16页 |
一、专利权价值难于评估 | 第13-14页 |
二、专利权价值不稳定 | 第14页 |
三、专利权效力具有不确定性 | 第14页 |
四、专利权质押标的不够丰富 | 第14页 |
五、商业银行承担风险与获得回报不成比例 | 第14-15页 |
六、质权不易实现 | 第15页 |
七、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专利权质押的标的 | 第16-25页 |
第一节 当前我国专利权质押的标的 | 第16-19页 |
一、专利权质押标的的条件 | 第16-17页 |
二、当前我国专利权质押的标的 | 第17页 |
三、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特殊性 | 第17-19页 |
第二节 专利权质押标的的扩充 | 第19-25页 |
一、专利申请权 | 第19-22页 |
二、分实施许可使用权 | 第22-24页 |
三、域外专利权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专利权质押的设立 | 第25-33页 |
第一节 专利权质押合同 | 第25-26页 |
一、合同的形式——书面合同 | 第25页 |
二、合同的内容 | 第25-26页 |
三、无须转移专利权属证书 | 第26页 |
第二节 质押合同登记 | 第26-27页 |
一、质押合同登记的效力 | 第26-27页 |
二、登记要件主义与登记对抗主义的取舍 | 第27页 |
第三节 专利权价值评估 | 第27-33页 |
一、内部因素 | 第28-30页 |
二、法律因素 | 第30-32页 |
三、经济因素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专利权质押的效力 | 第33-40页 |
第一节 明确专利权质押担保的债权范围 | 第33-34页 |
一、维持专利权有效和免遭侵害等费用 | 第33页 |
二、罚息和复利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专利权质押效力所及的标的范围 | 第34-36页 |
一、孳息 | 第34页 |
二、设质之前的专利权许可收益 | 第34-35页 |
三、合同生效与质权生效之间的专利权许可收益 | 第35页 |
四、后续改进专利 | 第35-36页 |
五、最高额质权 | 第36页 |
第三节 出质双方的权利义务 | 第36-40页 |
一、出质人的权利 | 第37-38页 |
二、质权人的权利 | 第38-40页 |
第五章 专利权质权的实现和消灭 | 第40-44页 |
第一节 专利权质权的实现 | 第40-42页 |
一、专利权质押的实现 | 第40-41页 |
二、流质禁止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专利权质押的消灭 | 第42-44页 |
一、被担保债权的消灭 | 第42页 |
二、质押期限届满 | 第42页 |
三、专利权质押的实现 | 第42页 |
四、专利权与专利权质权混同 | 第42页 |
五、质权人对质权的抛弃 | 第42-43页 |
六、专利权的终止和无效 | 第43-44页 |
第六章 专利权质押贷款中商业银行风险规避 | 第44-49页 |
第一节 完善银行自身机制 | 第44-45页 |
一、设立专职承办支行 | 第44页 |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 | 第44-45页 |
三、选择合适的贷款模式 | 第45页 |
第二节 政府政策扶持 | 第45-49页 |
一、对专利权提供双向贴息支持 | 第45-46页 |
二、加强知识产权评估体系的建设 | 第46页 |
三、制定特别利率政策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 | 第46页 |
四、简化质押登记程序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