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关键问题 | 第15-17页 |
第2章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研究基础 | 第17-49页 |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研究基础 | 第17-22页 |
·自然资源稀缺理论 | 第17-18页 |
·矿产资源价值理论 | 第18-20页 |
·系统场控理论 | 第20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生态经济学 | 第21-22页 |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研究综述 | 第22-30页 |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 | 第22-26页 |
·矿产资源消耗经济研究 | 第26-28页 |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第28-30页 |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现状分析 | 第30-49页 |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现状 | 第30-32页 |
·我国矿产资源消费与环境影响特征及趋势 | 第32-45页 |
·对策及建议 | 第45-49页 |
第3章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影响 | 第49-99页 |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系统分析基础 | 第49-62页 |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系统分析理论 | 第49-55页 |
·矿产资源开发区域生态系统组成结构与特征 | 第55-60页 |
·矿产资源开发区域生态系统功能 | 第60-62页 |
·生态环境资源的市场分析 | 第62-77页 |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第62-67页 |
·外部性及其内化 | 第67-72页 |
·非凸性 | 第72-75页 |
·信息不对称 | 第75-77页 |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系统影响方式及途径分析 | 第77-83页 |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系统的胁迫分析 | 第77-80页 |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系统作用方式与途径 | 第80页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解读生态环境影响变迁 | 第80-83页 |
·生态系统对矿产资源开发反馈机制研究 | 第83-86页 |
·矿产资源开发区域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 | 第83-85页 |
·矿产资源开发区域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 第85-86页 |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第86-99页 |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基础 | 第86-89页 |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成本评价方式选择 | 第89-95页 |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成本评价体系建立 | 第95-99页 |
第4章 矿产资源生态与区域经济发展 | 第99-131页 |
·资源主导型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回顾 | 第99-113页 |
·资源主导型区域经济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9-107页 |
·资源主导型区域经济现象的表现 | 第107-111页 |
·资源主导型区域经济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 第111-113页 |
·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理论 | 第113-117页 |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第114-115页 |
·不平衡增长理论 | 第115-117页 |
·利用Logistic 曲线描述区域PRED 系统演化 | 第117-121页 |
·矿产资源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模式——PRED 战略 | 第117-119页 |
·Logistic 曲线描述及区域PRED 系统演化 | 第119-121页 |
·国外矿产资源开发区域与生态保护经验借鉴 | 第121-128页 |
·美国 | 第121-123页 |
·欧盟 | 第123-125页 |
·日本 | 第125-126页 |
·国外矿产资源区域开发与生态保护模式分类 | 第126-128页 |
·对我国矿产资源区域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启示 | 第128-131页 |
第5章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协调系统构建 | 第131-166页 |
·基于生态系统的区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研究 | 第131-144页 |
·区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的影响因素 | 第131-134页 |
·区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的确定 | 第134-139页 |
·矿产资源代际公平配置 | 第139-144页 |
·资源约束下的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第144-152页 |
·矿产资源消耗演化 | 第144-149页 |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 | 第149-151页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区域生态预警模型 | 第151-152页 |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协调系统基本框架构建 | 第152-166页 |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协调系统运行特征 | 第152-154页 |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协调系统演进及战略选择 | 第154-159页 |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协调系统基本框架 | 第159-160页 |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协调系统机制建立 | 第160-166页 |
第6章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机制 | 第166-198页 |
·安泽概况 | 第166-171页 |
·区位 | 第166-167页 |
·自然条件 | 第167页 |
·资源环境 | 第167-171页 |
·社会经济发展 | 第171页 |
·安泽矿产资源与环境生态现状 | 第171-183页 |
·安泽资源现状 | 第171-173页 |
·安泽生态环境现状 | 第173-178页 |
·安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协调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 第178-183页 |
·安泽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协调机制构建 | 第183-194页 |
·安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183-186页 |
·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 第186-188页 |
·生态环境战略 | 第188-194页 |
·政策保障体系 | 第194-198页 |
·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 第194-195页 |
·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体系 | 第195页 |
·资金筹措与投入保障 | 第195-196页 |
·技术与实施手段 | 第196页 |
·社会保障 | 第196-19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98-20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0-213页 |
致谢 | 第2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