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政治制度论文

论网络政治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 网络政治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第9-14页
 (一) 网络政治的概念第9-10页
 (二) 网络政治的基本特性第10-12页
  1. 网络政治具有形式上的虚拟性第10-11页
  2. 网络政治中的民主具有直接性第11页
  3. 网络政治具有平等性第11页
  4. 网络政治具有费用廉价性第11-12页
 (三) 我国网络政治的发展状况第12-14页
  1.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网民参政议政已成风气第13页
  2. 电子政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第13-14页
  3. 网络舆论日益高涨,网络监督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监督形式第14页
二 网络政治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第14-38页
 (一) 网络政治如何影响政治体制改革第15-18页
  1. 网络政治如何影响现实政治生活第15-16页
  2. 网络政治如何影响政治体制第16-18页
 (二) 网络政治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积极影响第18-33页
  1. 网络政治有利于政治体制改革中民主建设的完善和创新第19-22页
  2. 网络政治开辟权力监督新渠道第22-26页
  3. 网络政治对执政党建设提出新要求第26-29页
  4. 网络政治促进并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第29-33页
 (三) 网络政治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消极影响第33-38页
  1. 网络政治可能会妨碍政治稳定,损害政治体制改革的外部环境第33-35页
  2. 网络政治会造成数字鸿沟和网络不平等,不利于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第35-38页
三 利用网络政治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对策分析第38-49页
 (一) 以发展电子政府为基础,促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第38-42页
  1. 要认真贯彻国家政策,确保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第38-39页
  2. 要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切实提高行政效率第39-40页
  3. 要关注社会民生问题,逐步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第40-41页
  4. 要及时转变执政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第41-42页
 (二) 以发挥网络监督为条件,完善我国权力制约与监督体制第42-44页
  1. 要重视网络监督的公民参与,保护公民合理的表达权利第42-43页
  2. 要正确引导和利用网络监督,兴利除弊第43-44页
 (三) 以提高民主参与为先导,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44-49页
  1. 要利用网络政治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辟民主参与的新渠道第45-46页
  2. 要利用网络政治的互动性,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第46-47页
  3. 要利用网络的普及,努力缩小“数字鸿沟”,促进民主平等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利益集团行为管制研究及启示
下一篇:突发事件中电视传播的符号互动理论分析--以5·12汶川大地震中的电视传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