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中心地理论 | 第16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16-17页 |
·点轴开发理论 | 第17页 |
·城乡统筹理论 | 第17-18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系统分析法 | 第18-19页 |
·供需平衡分析法 | 第19页 |
·相关系数法 | 第19页 |
·回归分析法 | 第19页 |
·弹性系数分析法 | 第19-20页 |
·趋势外推分析法 | 第20-21页 |
2 石家庄市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特征及问题分析 | 第21-32页 |
·石家庄市土地利用现状 | 第21-24页 |
·土地利用分布 | 第22页 |
·土地利用变化 | 第22页 |
·城乡建设用地内部结构 | 第22-23页 |
·石家庄市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特征 | 第23-24页 |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分析 | 第24-28页 |
·城镇空间布局特征 | 第24-25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 | 第25页 |
·独立工矿空间布局特征 | 第25-26页 |
·基础设施用地空间布局特征 | 第26-28页 |
·石家庄市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2页 |
·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 第28页 |
·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用地紧张,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较多 | 第28-29页 |
·城镇布局失衡,农村居民点及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无序 | 第29-30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总体利用效率低下 | 第30页 |
·城乡结合部用地矛盾突出 | 第30-32页 |
3 石家庄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 第32-66页 |
·石家庄市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驱动力因子分析 | 第32-36页 |
·构建指标体系 | 第32-33页 |
·指标标准化 | 第33-34页 |
·相关分析 | 第34-35页 |
·主要驱动因子的提取 | 第35-36页 |
·石家庄市人口规模预测 | 第36-39页 |
·回归分析法 | 第36页 |
·综合增长率法 | 第36页 |
·经济/人口弹性系数法 | 第36-37页 |
·部门预测 | 第37-39页 |
·城镇化水平预测 | 第39-45页 |
·城镇化水平现状 | 第39-40页 |
·城镇化水平预测 | 第40-42页 |
·城镇人口预测 | 第42-45页 |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 第45-62页 |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 第45-49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 | 第49-57页 |
·独立工矿用地规模预测 | 第57-58页 |
·交通用地规模预测 | 第58-60页 |
·水利设施用地规模预测 | 第60-62页 |
·城镇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分析 | 第62-66页 |
·市区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分析 | 第63页 |
·县城及县级市建成区占用耕地分析 | 第63页 |
·建制镇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分析 | 第63-64页 |
·独立工矿占用耕地分析 | 第64页 |
·基础设施占用耕地分析 | 第64-66页 |
4 石家庄市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的总体设想 | 第66-75页 |
·石家庄市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分析 | 第66-67页 |
·城镇空间结构布局优化 | 第67-70页 |
·加强区域合作,建设五大产业基地,构筑"1+4"省会城市群 | 第67-68页 |
·形成"一个都市区、二条城镇发展轴"的城镇体系布局 | 第68-69页 |
·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突破二元性结构 | 第69-70页 |
·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思路 | 第70-72页 |
·西部山区"移村腾地" | 第71页 |
·东部平原地区"农村城镇化"和"中心村"模式相结合 | 第71-72页 |
·独立工矿布局调整思路 | 第72-73页 |
·中心城区禁止新建、扩建污染项目 | 第72页 |
·西部地区严格限制污染工业发展 | 第72-73页 |
·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 第73页 |
·基础设施布局调整思路 | 第73-75页 |
·交通用地布局调整思路 | 第73-74页 |
·水利设施用地布局调整思路 | 第74-75页 |
5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的措施 | 第75-78页 |
·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第75页 |
·实行区域建设用地的整体控制,统筹城乡用地 | 第75-76页 |
·合理确定并严格执行城乡建设人均用地标准 | 第76页 |
·工矿用地和城镇用地布局要科学 | 第76页 |
·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 第76-77页 |
·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挂钩"政策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