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环境功能区划研究--以溧城镇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城镇环境功能区划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工作进展 | 第10-11页 |
·城镇环境功能区划研究的重点 | 第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城镇环境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第14-21页 |
·环境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第14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4-15页 |
·区位论和空间结构理论 | 第15页 |
·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 | 第15-17页 |
·协调性和相容性 | 第15页 |
·突出城镇功能和性质 | 第15-16页 |
·现状与远景相结合 | 第16页 |
·完整性和管理方便性 | 第16页 |
·以区域环境特征、影响及对策相似性为基础 | 第16-17页 |
·环境功能区划的方法 | 第17-21页 |
·传统的环境区划方法优点与限制因素分析 | 第17页 |
·当代的环境功能区划方法 | 第17-20页 |
·城镇环境功能区划的方法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城镇环境评价方法 | 第21-33页 |
·城镇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21-27页 |
·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原则 | 第21-22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22-25页 |
·部分评价指标因子的物理意义 | 第25-27页 |
·城镇环境评价标准与等级 | 第27-29页 |
·评价标准 | 第27页 |
·评价等级 | 第27-28页 |
·评价指标标准值及等级划分的确定 | 第28-29页 |
·城镇环境功能分区的数据处理和赋权方法 | 第29-31页 |
·数据的来源与采集 | 第29页 |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29-31页 |
·城镇环境的综合评价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溧城镇环境现状评价 | 第33-68页 |
·溧城镇环境概况 | 第33-35页 |
·溧城镇概况 | 第33页 |
·区域性质和功能定位 | 第33-35页 |
·溧城镇环境现状分析 | 第35-52页 |
·数据来源 | 第35页 |
·生态适宜性评价 | 第35-42页 |
·生态敏感性评价 | 第42-47页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 第47-52页 |
·环境功能分区 | 第52-65页 |
·土地利用及保护对策 | 第52-61页 |
·水环境保护措施 | 第61-65页 |
·城镇建设中环境功能区划的响应 | 第65-68页 |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 | 第65-66页 |
·将产业分析思想融入区划全过程 | 第66页 |
·明确区域环境保护重点和特点 | 第66页 |
·引导城镇发展方向和产业区布局 | 第66-67页 |
·提高环境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地位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图 | 第73-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