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枢纽城市的物流用地规划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物流枢纽城市解析及其物流业布局特点 | 第15-24页 |
·物流及物流枢纽概述解析 | 第15-18页 |
·物流的定义 | 第15-16页 |
·物流节点的定义 | 第16页 |
·物流枢纽城市概念及特征 | 第16-18页 |
·物流枢纽城市建设的影响 | 第18-20页 |
·引导区域物流的发展 | 第18页 |
·满足城市内在物流的需求 | 第18-19页 |
·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 第19-20页 |
·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 第20页 |
·物流枢纽城市内物流业布局分析 | 第20-23页 |
·影响枢纽城市物流产业布局的因素 | 第20-21页 |
·物流枢纽城市内物流业布局特点 | 第21-22页 |
·枢纽城市物流产业布局模式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物流需求预测分析 | 第24-35页 |
·物流需求预测的原则及步骤 | 第24-27页 |
·物流需求预测的原则 | 第24-25页 |
·物流需求预测的内容 | 第25页 |
·物流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法 | 第25-27页 |
·物流需求预测方法介绍 | 第27-31页 |
·定性分析法 | 第27页 |
·因果法 | 第27-29页 |
·时间序列法 | 第29-30页 |
·物流需求预测模型选取 | 第30-31页 |
·物流量分布预测 | 第31-34页 |
·确定各物流节点分摊量 | 第31-32页 |
·物流流向流量计算模型构建 | 第32-33页 |
·由物流流向流量推导物流节点流量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物流用地规划研究 | 第35-45页 |
·物流用地的界定 | 第35-36页 |
·物流用地的概念 | 第35页 |
·物流用地涉及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 第35-36页 |
·物流用地规划原则 | 第36-38页 |
·物流用地规划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物流用地规划的原则 | 第37-38页 |
·城市物流节点布局形式及规模模型 | 第38-44页 |
·物流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形式 | 第38-39页 |
·物流节点规模计算模型 | 第39-43页 |
·物流节点规模计算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实例研究:重庆市物流用地规划 | 第45-72页 |
·重庆建设西部物流枢纽城市具备的条件分析 | 第45-47页 |
·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 | 第45-47页 |
·较强的物资集散能力 | 第47页 |
·相配套的科技发展水平 | 第47页 |
·高素质的人才优势 | 第47页 |
·重庆市物流量预测及流向分析 | 第47-54页 |
·物流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现状 | 第47-49页 |
·物流需求总量预测 | 第49-52页 |
·物流流向分析 | 第52-53页 |
·物流各流向物流量分布预测 | 第53-54页 |
·重庆市物流用地空间规划 | 第54-60页 |
·重庆市物流用地布局现状分析 | 第54-55页 |
·重庆市物流用地布局模式选择及用地结构组织 | 第55-58页 |
·物流通道及交通方式规划 | 第58-60页 |
·主城区物流用地规模计算及交通网络 | 第60-69页 |
·主城区物流用地现状规模统计 | 第60-62页 |
·荷重法计算重庆主城区物流用地面积 | 第62-65页 |
·主城区一级物流节点功能介绍 | 第65-66页 |
·主城区一级物流节点规模预测 | 第66-67页 |
·主城区一级物流节点间物流快速网络 | 第67-69页 |
·完善重庆市物流体系的措施 | 第69-71页 |
·加快物流通道内交通网络构建 | 第69页 |
·完善物流节点功能 | 第69-70页 |
·改善运输方式衔接 | 第70页 |
·加强交通管理 | 第70-71页 |
·发展多式联运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