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6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32页 |
·关于中小民营企业的研究 | 第16-22页 |
·中小民营企业的涵义 | 第16-17页 |
·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 | 第17-18页 |
·中小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第18-22页 |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 第22-26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 第22-23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第23-24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 第24-26页 |
·关于企业创新的研究 | 第26-32页 |
·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 | 第26-27页 |
·自主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 | 第27-29页 |
·企业自主创新测度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29-32页 |
3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 | 第32-40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 | 第32-35页 |
·自主创新对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 第32-34页 |
·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对自主创新的反作用 | 第34-35页 |
·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机制 | 第35-40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动力因素及机制模型 | 第35-36页 |
·自主创新能力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化模型 | 第36-40页 |
4 提升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 第40-54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0-49页 |
·确立评价目标 | 第40-41页 |
·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 | 第41-42页 |
·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 第42-49页 |
·综合评价模型 | 第49-52页 |
·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49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 第49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 第49-50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第50-51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第51-52页 |
·定性指标数据的量化 | 第52-54页 |
5 河南省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54-70页 |
·研究数据的来源 | 第54-56页 |
·案例的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56-70页 |
·潜在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 第56-60页 |
·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评价 | 第60-62页 |
·自主创新绩效的评价 | 第62-64页 |
·自主创新环境的评价 | 第64-66页 |
·自主创新综合能力评价 | 第66-67页 |
·实证分析 | 第67-70页 |
6 提升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 第70-76页 |
·从政府作为来说,建立保护和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与制度保障机制 | 第70-73页 |
·完善有关财税、金融政策体系,拓展融资渠道 | 第70-71页 |
·鼓励企业加快研发机构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 | 第71页 |
·要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持力度 | 第71-72页 |
·政府不仅要重“招商引资”,而且要重“引智” | 第72-73页 |
·从社会环境而言,主要是要建立倡导企业自主创新的氛围与转化保障机制 | 第73页 |
·要树立并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 | 第73页 |
·要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转化体系 | 第73页 |
·从企业自身来言,以人才和资金作保障,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 第73-76页 |
·要建立人才保障机制 | 第73-74页 |
·建立研发机构,不断加大研发的投入 | 第74页 |
·组建企业、高校联盟,打造高校实验基地 | 第74-7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作者简历 | 第82-8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