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3 研究的路线与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2.1.1 老旧住宅小区 | 第18页 |
2.1.2 多元协调 | 第18-19页 |
2.1.3 准物业管理 | 第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杭州市萧山区老旧住宅小区停车位改造研究背景 | 第21-25页 |
3.1 萧山区老旧住宅小区停车现状 | 第21页 |
3.2 萧山区老旧住宅小区车辆停放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3.2.1 乱停车挤占居民活动场地,车辆停放秩序混乱 | 第21页 |
3.2.2 小区停车使绿化遭到破坏,小区公共绿化质量下降 | 第21-22页 |
3.2.3 不文明停车现象频发,小区防灾救护能力无法保障 | 第22页 |
3.2.4 乱停车引发社会矛盾,影响小区和谐稳定 | 第22页 |
3.2.5 租户的停车需求很难满足,停车位的供需比例失衡 | 第22-23页 |
3.3 萧山区老旧住宅小区车位改造的历史 | 第23-25页 |
3.3.1 萧山区车位改造的历史政策与方式 | 第23-24页 |
3.3.2 车位改造后的成果与存在问题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多元协调视野下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车位改造实践研究 | 第25-35页 |
4.1 萧山区两家社区车位改造案例分析 | 第25-32页 |
4.1.1 HL小区提升改造过程 | 第26-28页 |
4.1.2 CH小区提升改造过程 | 第28-32页 |
4.2 多元协调视野下提升改造的经验 | 第32-33页 |
4.3 萧山区城厢街道老旧小区车位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多元主体参与老旧小区车位改造的对策建议 | 第35-42页 |
5.1 完善改造治理结构,健全多元化治理机制 | 第35-36页 |
5.1.1 建立创新机制,实现长效管理 | 第35页 |
5.1.2 多方联动,合作共治 | 第35-36页 |
5.2 发挥政府在老旧小区车位改造中的作用 | 第36-38页 |
5.2.1 坚持规划先行 | 第36页 |
5.2.2 实施提升改造 | 第36-37页 |
5.2.3 做好物业衔接,完善停车管理 | 第37-38页 |
5.2.4 引导支持物业企业开展管理服务 | 第38页 |
5.3 夯实物业公司参与车位改造的基础 | 第38-40页 |
5.3.1 提高业务能力,加强管理服务 | 第38-39页 |
5.3.2 密切沟通交流,为民排忧解难 | 第39页 |
5.3.3 做好公开公示,接受居民监督 | 第39页 |
5.3.4 坚持开源节流,提升管理效益 | 第39-40页 |
5.4 提升居民业主参与的力量 | 第40-42页 |
5.4.1 转变传统观念 | 第40页 |
5.4.2 强化参与意识 | 第40页 |
5.4.3 密切联系沟通 | 第40-4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