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肝性脑病的去氨微乳原位凝胶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肝性脑病 | 第11-13页 |
·肝性脑病概述 | 第11页 |
·氨中毒假说 | 第11-12页 |
·肝性脑病的预防和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微乳液 | 第13-18页 |
·微乳液简介 | 第13页 |
·微乳液形成理论 | 第13-14页 |
·微乳液分类 | 第14-15页 |
·微乳液的制备 | 第15页 |
·微乳液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微乳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原位凝胶 | 第18-22页 |
·原位凝胶简介 | 第18-19页 |
·原位凝胶分类 | 第19-21页 |
·原位凝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微乳液凝胶和微乳原位凝胶 | 第22-23页 |
·海藻酸钠简介 | 第23-25页 |
·海藻酸钠 | 第23-24页 |
·海藻酸钠在医学工程上的应用 | 第24-25页 |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工作 | 第25-26页 |
2 二甲基硅油微乳液的伪三元相图和性质研究 | 第26-47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27-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W/O型微乳液的制备 | 第28-29页 |
·W/O型微乳液的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 第29页 |
·微乳液性质的表征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46页 |
·伪三元相图 | 第30页 |
·表面活性剂种类和含量对微乳溶水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助醇对溶水量的影响 | 第32-34页 |
·表面活性剂与助醇的质量比对微乳溶水量的影响 | 第34-37页 |
·不同类型的内水相溶液对微乳溶水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40页 |
·不同搅拌方式对微乳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微乳粘度的考察 | 第41-43页 |
·微乳体系电导率的考察 | 第43-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3 微乳原位凝胶的制备及清除肠道氨的研究 | 第47-73页 |
·引言 | 第47页 |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47-49页 |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醋酸微乳和醋酸微乳原位凝胶去氨条件的确定 | 第49-50页 |
·人工胃肠液的配制 | 第49页 |
·醋酸微乳的制备 | 第49页 |
·微乳原位凝胶的制备 | 第49页 |
·微乳或微乳原位凝胶去除氨的过程 | 第49-50页 |
·氨的测定 | 第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72页 |
·海藻酸钠溶液在胃液中的凝胶化过程 | 第50-52页 |
·人工胃液中微乳或微乳原位凝胶的体系性质变化 | 第52-55页 |
·人工小肠液中微乳或微乳原位凝胶体系的性质变化 | 第55-62页 |
·人工结肠液中微乳或微乳原位凝胶的去氨考察 | 第62-70页 |
·微乳原位凝胶常温下的稳定性 | 第70-71页 |
·微乳体系的动物实验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创新性与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