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起重机力矩限制器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起重机力矩限制器概况 | 第11-12页 |
·我国起重机力矩限制器的历史和发展情况 | 第12-14页 |
·国际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起重机力矩限制器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高度集成化的系统 | 第14页 |
·智能化的软件 | 第14-15页 |
·性能更优良的硬件 | 第15页 |
·课题的设计要求和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6页 |
·基本设计要求 | 第15-16页 |
·课题主要工作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21页 |
·系统基本结构 | 第17页 |
·系统中央处理器解决方案 | 第17-19页 |
·工业控制计算机方案 | 第17-18页 |
·单片机方案 | 第18-19页 |
·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硬件设计 | 第21-46页 |
·硬件总体规划 | 第21-26页 |
·主控板的设计 | 第26-28页 |
·单片机系统的组成 | 第26-27页 |
·微控制器的简介 | 第27页 |
·微控制器的选用 | 第27-28页 |
·最小系统的外围扩展 | 第28页 |
·前向通道的设计 | 第28-32页 |
·吊臂仰角、臂长信号的获取与变送 | 第29-30页 |
·信号处理 | 第30-32页 |
·信号的 A/D 转换和内部 ADC 的应用 | 第32页 |
·单片机系统的数据存储 | 第32-35页 |
·特性 | 第33页 |
·操作 | 第33-35页 |
·接口电路 | 第35页 |
·汉字显示系统 | 第35-39页 |
·汉字显示原理 | 第35-36页 |
·点阵型图形液晶显示模块 | 第36-39页 |
·实时时钟功能的实现 | 第39-42页 |
·主要技术特点 | 第39-40页 |
·引脚图及功能简介 | 第40-41页 |
·RAM 和各专用寄存器地址分配及各寄存器功能 | 第41-42页 |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 第42-44页 |
·设计要求 | 第42页 |
·电源设计 | 第42-44页 |
·实时数据记录仪的设计 | 第44-45页 |
·芯片的选择 | 第45页 |
·工作原理 | 第45页 |
·存储方法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系统与外部的通讯 | 第46-50页 |
·串行通信总线标准接口 | 第46页 |
·RS-232C 总线标准接口 | 第46-48页 |
·电气特性 | 第47页 |
·RS-232C 总线标准连接 | 第47-48页 |
·转换芯片与单片机及PC 机的接口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50-57页 |
·软件设计概述 | 第50-51页 |
·软件思路与软件结构 | 第51-52页 |
·系统监控程序的设计 | 第52-53页 |
·主要软件功能的实现 | 第53-56页 |
·面板显示 | 第53-54页 |
·数据处理 | 第54页 |
·键盘查询 | 第54-55页 |
·系统自检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自学习式基准调试功能 | 第57-65页 |
·自学习功能的意义 | 第57-58页 |
·起重机几何参数 | 第57-58页 |
·自学习的必要性 | 第58页 |
·力矩限制器的原理 | 第58-60页 |
·力矩及重物重量的计算 | 第59-60页 |
·自学习式基准调试功能的实现 | 第60-63页 |
·简化系统模型 | 第60-61页 |
·参数的确定 | 第61-63页 |
·实际操作步骤 | 第63页 |
·自学习所得参数在监控中的使用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七章 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 | 第65-70页 |
·主要干扰渠道和抗干扰措施 | 第65-66页 |
·印刷电路板及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 第66-67页 |
·地线设计 | 第66-67页 |
·去耦电容配置 | 第67页 |
·其它措施 | 第67页 |
·软件的抗干扰设计 | 第67-69页 |
·软件抑制干扰的必要性与技术分析 | 第67-68页 |
·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攻读硕(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