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其他科学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

高寒地区利用太阳能改善农户热舒适性的实证研究--以甘南临潭县附加阳光间居室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8页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5-22页
     ·研究背景第15-21页
     ·问题的提出第21-22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25页
     ·研究的目的第22-23页
     ·研究的意义第23-25页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25-28页
     ·研究内容第25-26页
     ·研究方法第26-28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8-40页
   ·与能源消费相关的重大问题第28-31页
     ·能源消费与气候变化第28-29页
     ·能源消费与人类发展第29-31页
   ·关于能源消费的研究第31-32页
   ·冬季室内取暖用能研究第32-34页
   ·太阳能在室内取暖领域的利用第34-37页
   ·太阳能建筑的应用推广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40-71页
   ·高海拔寒冷地区的分布及特征第40-49页
     ·高海拔寒冷地区的分布第40-46页
     ·高海拔寒冷地区的特征第46-49页
   ·研究区域特征第49-58页
     ·自然地理特征第49-54页
     ·社会经济特征第54-58页
   ·取暖用能及其环境经济影响第58-71页
     ·用能状况调研分析第58-66页
     ·取暖用能的环境经济成本第66-71页
第四章 试验观测与累积温差模拟第71-97页
   ·试验观测第71-74页
     ·试验观测点的选择第71-73页
     ·试验观测方法第73-74页
   ·数据分析第74-81页
     ·数据的一般统计分析第74-76页
     ·室外、室内与阳光间温度的比较第76-81页
     ·取暖期的确定第81页
   ·数据建模第81-97页
     ·温度模拟模型第82-93页
     ·建立计量累积温差模型第93-97页
第五章 附加阳光间的增热效果与经济分析第97-114页
   ·增热效果分析第97-108页
     ·热过程第97-99页
     ·热传递分析第99-107页
     ·节能效果计算第107-108页
   ·社会经济效益估算第108-112页
     ·减排效应第108-110页
     ·节能减排的社会经济效益第110-112页
   ·建设成本与投资回收期第112-114页
第六章 农居利用太阳能取暖的适宜性评价和推广前景第114-137页
   ·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的区域适宜性第114-120页
     ·资源适宜性第114-118页
     ·生态适宜性第118页
     ·经济适宜性第118页
     ·技术适宜性第118-120页
   ·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的利用状况第120-126页
     ·高海拔寒冷地区既有农居情况第120-122页
     ·既有农居的太阳能取暖利用第122-123页
     ·农户对附加阳光间的支付意愿第123-126页
   ·既有农居附加阳光间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第126-127页
   ·影响农居附加阳光间改造的因素第127-132页
     ·技术原因第127-128页
     ·经济原因第128页
     ·利益主体原因第128-132页
   ·农居利用太阳能取暖的推广前景与政策建议第132-137页
     ·增热效果的提高第132页
     ·辅助用能的优化第132-133页
     ·增量成本的分摊第133-134页
     ·普及推广的建议第134-137页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137-140页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第137-138页
     ·研究结论第137-138页
     ·创新之处第138页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第138-140页
     ·不足之处第138页
     ·研究展望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0页
附录第150-15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55-156页
致谢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催化串联反应在合成手性四氢吡啶和苯并吡喃衍生物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方向性多分辨率分析的遥感影像融合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