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艺术思想初探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1章 顾恺之及其所处的清谈思想背景 | 第8-19页 |
·东晋清谈的学术转向 | 第8-15页 |
·东晋清谈内容的转变 | 第8-11页 |
·东晋士人哲学观念的转变与生命意识的自我觉醒 | 第11-15页 |
·清谈思想对顾恺之的影响 | 第15-19页 |
·顾恺之及家庭背景介绍 | 第15-16页 |
·顾恺之与清谈名士的交往 | 第16-19页 |
第2章 道、儒、释三家思想对顾恺之艺术思想的影响 | 第19-29页 |
·"美"、"阴阳"与顾恺之的艺术观 | 第19-22页 |
·"美"、"善"与顾恺之的艺术观 | 第22-25页 |
·"美"、"冥"与顾恺之的艺术观 | 第25-26页 |
·"美"、"玄"与顾恺之的艺术观 | 第26-29页 |
第3章 "迁想妙得"是顾恺之艺术心理学的体现 | 第29-34页 |
·"迁想"解 | 第29-30页 |
·"妙得"解 | 第30-31页 |
·"迁想妙得"解 | 第31-34页 |
第4章 顾恺之绘画思想中的形神关系论 | 第34-44页 |
·"言"、"象"、"形" | 第34-35页 |
·"道"、"意"、"神" | 第35-37页 |
·"以形写神"论考辩 | 第37-44页 |
·顾恺之"以形写神"论之先导 | 第37-38页 |
·顾恺之"以形写神"论之师承关系 | 第38-39页 |
·顾恺之"以形写神"论之要义 | 第39-44页 |
第5章 顾恺之绘画思想对当代画坛的借鉴意义 | 第44-48页 |
·"以形写神"论对当代中国画坛的指导意义 | 第44-45页 |
·顾恺之艺术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 第45-46页 |
·笔墨当随时代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