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4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矿质元素与植物抗病性及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 第15-41页 |
第二章 矿质素对烟草发病程度及病毒含量的影响 | 第41-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矿质素对烟草感染PVY~N后发病程度的影响 | 第45-51页 |
·矿质素处理对感染PVY~N的烟草体内病毒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3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矿质元素对烟草感染PVY~N后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53-99页 |
第一节 矿质元素对烟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53-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铁、铜素对烟株体内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第54-56页 |
·铁、铜、镁、硼素对烟株光合作用指标的影响 | 第56-58页 |
3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二节 铁、铜素对烟草防御酶系的影响 | 第59-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2-69页 |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62-64页 |
·对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对多酚氧化酶(PPO)的影响 | 第65-67页 |
·不同浓度铁、铜素处理烟株后接种PVY~N对POD的影响 | 第67-68页 |
·对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 | 第68-69页 |
3 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三节 矿质元素对烟草体内非酶类物质的影响 | 第70-9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0-7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6-92页 |
·铁、铜素处理后对烟株体内总酚及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76-78页 |
·铁、铜素处理后烟株体内活性氧含量的变化 | 第78-80页 |
·铁、铜、镁、硼素处理后烟株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80-82页 |
·铁、铜、镁、硼素处理后烟株体内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第82-84页 |
·铁、铜、镁、硼素处理后烟株体内外渗电解质含量的变化 | 第84-85页 |
·铁、铜、镁、硼素处理后烟株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85-88页 |
·铁、铜、镁、硼素处理后对烟株体内木质素合成的影响 | 第88-92页 |
3 小结 | 第92-95页 |
第四节 矿质元素处理后对烟株体内PR蛋白的影响 | 第95-9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6-9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7页 |
3 小结 | 第97-99页 |
第四章 铜元素处理后对烟株体内信号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99-10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9-10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4页 |
·铜素处理后对烟草体内水杨酸积累量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铜素处理后对烟草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3 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五章 矿质元素处理后对烟株体内钙信使系统的影响 | 第106-1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6-11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1-121页 |
·铁、铜、镁素与信号钙离子的关系 | 第111-114页 |
·铁、铜、镁素对烟草体内Ca~(2+)-ATPase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铁、铜、镁素对烟草体内NAD激酶活性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铜、镁素对烟草体内钙调素(CaM)含量的影响 | 第117-119页 |
·铜、镁素对烟草体内蛋白激酶(PKC)活性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铜、镁素对烟草体内磷脂酶C(PLC)活性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3 小结 | 第121-125页 |
第六章 铜、镁素对烟草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 第125-1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25-1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30-143页 |
·烟草总RNA的提取结果 | 第130-131页 |
·反转录合成cDNA的电泳结果 | 第131页 |
·目的基因RT-PCR预试验结果 | 第131-133页 |
·铜、镁素对蛋白激酶级联(MAPKs)系统关键基因的影响 | 第133-140页 |
·铜、镁素对烟草抗性终端基因PRI基因的影响 | 第140-143页 |
3 小结 | 第143-14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46-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8页 |
致谢 | 第168-169页 |
附录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