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1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3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4 研究总体思路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1 蜱螨学发展概况 | 第11-16页 |
| ·国外蜱螨学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 ·核糖体RNA基因(rDNA)一级、二级结构的研究 | 第12页 |
| ·基因组DNA多态性研究 | 第12-13页 |
| ·蜱螨转基因的研究 | 第13页 |
| ·中国蜱螨学发展概况 | 第13-16页 |
| ·50~60年代 | 第13-14页 |
| ·70~80年代 | 第14-15页 |
| ·90年代 | 第15-16页 |
| 2 农业害螨类概述 | 第16-21页 |
| ·害螨的主要种类和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果树害螨 | 第17页 |
| ·蔬菜害螨 | 第17页 |
| ·农作物害螨 | 第17-18页 |
| ·害螨防治现状 | 第18页 |
| ·害螨生态控制的主要途径 | 第18-21页 |
| ·采用农业防治措施,有效防治害螨发生 | 第18-19页 |
| ·合理利用天敌昆虫,增强生物防治作用 | 第19-20页 |
| ·合理有效地使用化学农药 | 第20-21页 |
| ·害螨控制的前景 | 第21页 |
| 3 瘿螨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 ·生物学特性 | 第22页 |
| ·瘿螨的为害方式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杨四瘿螨对寄主生长的影响 | 第23-33页 |
| 1 实验器材及试剂 | 第23页 |
| ·实验器材 | 第23页 |
|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 ·杨四瘿螨种类的鉴定 | 第23页 |
| ·杨四瘿螨形态特征观测 | 第23页 |
| ·对杨树的危害 | 第23-24页 |
| ·杨四瘿螨危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4页 |
| ·不同危害级别的生长量测定 | 第24页 |
| 3 结果分析 | 第24-31页 |
| ·杨四瘿螨种类的鉴定 | 第24-25页 |
| ·杨四瘿螨形态特征 | 第25-26页 |
| ·对杨树的危害: | 第26-28页 |
| ·杨四瘿螨危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8-30页 |
| ·不同危害级别的生长量测定 | 第30-31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1-33页 |
| ·杨四瘿螨的形态 | 第31页 |
| ·对杨树的危害 | 第31-32页 |
| ·危害级别的光合指标结果 | 第32页 |
| ·不同危害级别的生长量结果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杨四瘿螨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 第33-44页 |
| 1 实验器材及实验地点 | 第33页 |
| ·实验器材 | 第33页 |
| ·实验地点 | 第33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 ·越冬螨态及越冬部位观察 | 第33页 |
| ·杨四瘿螨生物学特性观察 | 第33页 |
| ·年间种群消长规律 | 第33-34页 |
| ·杨四瘿螨生长发育的测定 | 第34页 |
| ·有效积温的测定 | 第34页 |
| ·南京地区每年发生世代数 | 第34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 ·越冬螨态及越冬部位 | 第34-35页 |
| ·杨四瘿螨生物学特性观察 | 第35-36页 |
| ·年间种群消长规律 | 第36页 |
| ·生长发育 | 第36-37页 |
| ·有效积温 | 第37-41页 |
| ·杨四瘿螨南京地区发生世代数 | 第41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1-44页 |
| ·越冬螨态及越冬部位 | 第41-42页 |
| ·年间种群消长规律 | 第42-43页 |
| ·有效积温 | 第43页 |
| ·杨四瘿螨南京地区发生的世代数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杨四瘿螨的生态学特性 | 第44-51页 |
| 1 实验器材与实验地 | 第44页 |
| ·实验器材 | 第44页 |
| ·实验地 | 第44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 ·密度与死亡率的测定 | 第44页 |
| ·卵期密度与死亡率的关系 | 第44页 |
| ·若螨和成螨密度对产卵量及成螨寿命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密度对滞育的影响 | 第45页 |
| ·日照对杨四瘿螨的滞育影响 | 第45页 |
| ·温度对杨四瘿螨的滞育影响 | 第45页 |
| ·降雨及浸水对杨四瘿螨的影响 | 第4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 ·密度与死亡率的关系 | 第45-47页 |
| ·卵期密度与死亡率的关系 | 第45-46页 |
| ·若螨期初始密度对羽化的影响 | 第46-47页 |
| ·若螨和成螨密度对产卵量及成螨寿命的影响 | 第47页 |
| ·密度对滞育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光周期对杨四瘿螨的滞育影响 | 第48页 |
| ·温度对杨四瘿螨的滞育影响 | 第48-49页 |
| ·降雨及浸水对杨四瘿螨的影响 | 第49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9-51页 |
| ·密度与死亡率的关系 | 第49页 |
| ·若螨和成螨密度对产卵量及成螨寿命的影响 | 第49页 |
| ·密度对滞育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光周期对杨四瘿螨滞育的影响 | 第50页 |
| ·温度对杨四瘿螨滞育的影响 | 第50页 |
| ·降雨及浸水对杨四瘿螨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全文结论与讨论 | 第51-53页 |
| 1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 | 第51-52页 |
| 2 对全文实验进行的讨论及建议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 详细摘要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