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电凝聚法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图表清单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含磷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第11-12页 |
| ·含磷废水的来源 | 第11页 |
| ·含磷废水的危害 | 第11-12页 |
| ·废水除磷技术概述 | 第12-18页 |
| ·生物除磷技术 | 第13-15页 |
| ·物化除磷技术 | 第15-16页 |
| ·人工湿地除磷 | 第16-17页 |
| ·膜除磷技术 | 第17-18页 |
| ·电凝聚法概述 | 第18-22页 |
| ·电凝聚法的发展 | 第18页 |
| ·电凝聚法的原理 | 第18-20页 |
| ·电凝聚法的特点 | 第20-21页 |
| ·电凝聚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电凝聚法处理废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 ·电凝聚法处理废水的研究方向 | 第22页 |
| ·超声-电凝聚法 | 第22-23页 |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电凝聚处理器的设计及优化 | 第25-33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设计思路 | 第25页 |
| ·电凝聚反应器的设计 | 第25-28页 |
| ·电极材料的选择 | 第25-26页 |
| ·电极放置方向的选择 | 第26页 |
| ·电极结构的选择 | 第26-27页 |
| ·电极连接方式的选择 | 第27-28页 |
| ·电凝聚反应器的优化组合设计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电凝聚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 | 第33-43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试验部分 | 第33-35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3-34页 |
| ·试验内容 | 第34页 |
| ·试验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 ·电凝聚处理含磷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5-40页 |
| ·导电介质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 ·pH 值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极间距的影响 | 第38页 |
| ·电解时间的影响 | 第38-39页 |
| ·磷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 第四章 超声-电凝聚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 | 第43-53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试验部分 | 第43-45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43-44页 |
| ·试验内容 | 第44页 |
| ·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 ·超声-电凝聚处理含磷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5-49页 |
| ·超声对电凝聚的影响 | 第45-46页 |
| ·pH 值的影响 | 第46-47页 |
| ·电压的影响 | 第47-48页 |
| ·磷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极间距的影响 | 第49页 |
| ·超声-电凝聚处理含磷废水的优化 | 第49-51页 |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49-50页 |
|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1页 |
| ·反应底物分析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超声-电凝聚除磷的机理探讨及动力学分析 | 第53-61页 |
| ·超声-电凝聚除磷机理 | 第53-57页 |
| ·超声波的机械效应 | 第53页 |
| ·电化学反应过程 | 第53-56页 |
| ·电解凝聚作用 | 第56-57页 |
| ·电解气浮作用 | 第57页 |
| ·超声-电凝聚除磷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第57-59页 |
| ·能耗分析 | 第59-6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总结 | 第61页 |
| ·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