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定位-路径问题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定位-路径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基于客户需求的物流系统库存决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物流系统中仓储空间定位及调度研究现状 | 第2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创新点 | 第20-2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20-22页 |
·本文的核心结构和主要创新点 | 第22-25页 |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25-28页 |
第二章 物流系统定位-路径问题理论与方法基础 | 第28-48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定位-路径问题的提出 | 第29页 |
·定位、路径和定位-路径问题 | 第29-30页 |
·物流系统定位-路径问题的研究内容 | 第30-38页 |
·物流系统定位-路径问题的一般组成 | 第30-35页 |
·物流系统定位-路径问题的构成因素 | 第35-38页 |
·物流系统定位-路径问题的研究内容 | 第38页 |
·物流配送系统定位-路径问题的动态模型简述 | 第38-44页 |
·概率旅行商问题模型 | 第38-40页 |
·多车辆的随机定位-路径问题模型 | 第40-44页 |
·模型求解方法概述 | 第44-47页 |
·优化方法 | 第44页 |
·遗传算法 | 第44-45页 |
·模糊逻辑理论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企业物流配送系统定位-路径问题的建模决策 | 第48-59页 |
·介绍 | 第48页 |
·问题描述和模型建立 | 第48-51页 |
·物流配送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51-55页 |
·定位设施点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路径运输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物流配送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54-55页 |
·模型的分解求解方法 | 第55页 |
·仿真实验分析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不确定需求下层次型配送中心定位-路径问题研究 | 第59-83页 |
·介绍 | 第59-61页 |
·不确定客户需求的预测分析 | 第61-68页 |
·不确定需求主要的预测方法比较 | 第62-63页 |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 | 第63-68页 |
·两层次随机需求的配送中心选址目标分析 | 第68-70页 |
·待定位配送中心利润因素 | 第68-69页 |
·客户的服务水平因素 | 第69页 |
·运营风险因素 | 第69-70页 |
·基于机会约束目标规划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的建立 | 第70-73页 |
·配送运输路径的模型建立和求解 | 第73-74页 |
·仿真实验比较分析 | 第74-81页 |
·配送中心需求预测仿真分析 | 第74-76页 |
·配送中心定位的模拟分析 | 第76-79页 |
·配送路径的模拟分析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五章 配送中心仓储空间的定位-进出库路径调度研究 | 第83-99页 |
·引言 | 第83-84页 |
·问题现状简述 | 第84-85页 |
·数学模型描述 | 第85-88页 |
·定位空间的处理和假设条件 | 第85-87页 |
·仓储空间存储布局的数学模型描述 | 第87-88页 |
·仓储空间存储布局的动态调度方法 | 第88-91页 |
·存储布局的动态调度思想 | 第88-90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仓储空间优化方法 | 第90-91页 |
·仓储空间的进出库路径模型分析 | 第91-94页 |
·随机存储布局下的进出库路径模型 | 第92页 |
·COI存储布局下的进出库路径模型 | 第92-94页 |
·仿真实验分析 | 第94-97页 |
·仓储空间静态调度实验分析 | 第94-96页 |
·仓储空间动态调度实验分析 | 第96-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六章 企业物流配送系统集成方案的评价决策方法 | 第99-116页 |
·引言 | 第99-100页 |
·企业物流配送系统的多目标定位-路径模型 | 第100-103页 |
·多目标物流配送系统评价方法的提出 | 第103-105页 |
·物流配送系统的模糊评价决策方法 | 第105-111页 |
·物流配送系统的模糊评价结构 | 第106-107页 |
·基于模糊数表征指标排序的可能度概念 | 第107-109页 |
·物流配送系统集成方案的模糊评价方法 | 第109-111页 |
·仿真实验分析 | 第111-114页 |
·评价准则的确定 | 第112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12-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6-121页 |
·本文主要内容总结 | 第116-118页 |
·本文工作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 第118-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