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论文

杨凌区元树村养老模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导言第10-20页
   ·选题背景第10-12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20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5-20页
第二章 中国农村养老历史回顾第20-29页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历史变迁第20-23页
     ·建国前: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的基本养老模式第20页
     ·1949-1978:以集体保障模式为主第20-21页
     ·1978 至今:以家庭养老为主,养老模式多元化第21-23页
   ·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29页
     ·我国农村建立养老保险的历程第25-26页
     ·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6-29页
第三章 杨凌区元树村养老现状第29-35页
   ·元树村经济社会概况第29-30页
     ·地理位置第29页
     ·经济状况第29页
     ·人口年龄结构构成情况第29-30页
   ·元树村养老模式的现实考察第30-33页
     ·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主要养老模式第30-31页
     ·家庭养老模式养老资源现状与问题第31-33页
   ·总结第33-35页
第四章 元树村不同主体对现有养老模式的评价第35-43页
   ·老人对现有养老模式的评价第35-40页
     ·不同经济状况老人对现有养老模式的评价第35-37页
     ·不同家庭结构老人对现有养老模式的评价第37-40页
   ·青年人对现有养老模式的评价第40-43页
第五章 国外养老经验及对中国农村养老的借鉴第43-49页
   ·国外养老经验介绍第43-46页
   ·各国选择不同养老模式的原因分析第46-47页
   ·国外养老经验对我国农村养老的借鉴第47-49页
第六章 新型养老模式的构建第49-64页
   ·新型农村养老模式的构建原则第49-50页
   ·新型农村家庭―社区养老模式的架构第50-54页
     ·农村家庭养老还将长期存在第51-52页
     ·农村社区养老模式合理性分析第52-54页
   ·新型农村家庭-社区养老模式的运行机制第54-64页
     ·各相关主体积极配合,提高老人的养老资源获取能力第54-60页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轻农村老人的养老负担第60-64页
第七章 新型养老模式的实现第64-70页
   ·个人观念的改变第64页
     ·对亲子关系的重新认识第64页
     ·养老首先是个人的事第64页
   ·政府的保障和推动第64-68页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第64-65页
     ·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非营利组织发展第65-66页
     ·完善规章制度,引导社会舆论氛围第66-67页
     ·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问题第67-68页
   ·总结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者简介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村级债务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研究
下一篇:山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发性金融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