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秘密侦查概述 | 第11-22页 |
一、秘密侦查的内涵 | 第11-18页 |
(一) 秘密侦查的制度考量 | 第11-12页 |
(二) 秘密侦查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三) 秘密侦查的性质解读 | 第13-15页 |
(四) 秘密侦查的特征 | 第15-17页 |
(五) 秘密侦查的分类 | 第17-18页 |
二、秘密侦查的历史考察 | 第18-22页 |
(一) 中国的秘密侦查发展历史 | 第18-19页 |
(二) 外国的秘密侦查发展历史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秘密侦查程序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22-29页 |
一、宪政理论 | 第22-25页 |
(一) 公民隐私权保障的需要 | 第22-23页 |
(二) 法治的需要 | 第23-25页 |
二、程序正义理论 | 第25-26页 |
三、程序性制裁理论 | 第26-29页 |
(一) 程序性违法 | 第27页 |
(二) 程序性制裁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秘密侦查程序控制的比较研究 | 第29-40页 |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秘密侦查程序控制 | 第29-33页 |
(一) 英国的秘密侦查程序控制 | 第29-31页 |
(二) 美国的秘密侦查程序控制 | 第31-33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秘密侦查程序控制 | 第33-36页 |
(一) 法国的秘密侦查程序控制 | 第33-35页 |
(二) 德国的秘密侦查程序控制 | 第35-36页 |
三、其他国家秘密侦查程序控制 | 第36-40页 |
(一) 意大利的秘密侦查程序控制 | 第36-37页 |
(二) 日本的秘密侦查程序控制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我国秘密侦查的现状研究和改革构想 | 第40-60页 |
一、我国秘密侦查的现状研究 | 第40-49页 |
(一) 立法现状 | 第40-41页 |
(二) 立法现状的原因 | 第41-42页 |
(三)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四)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出台对我国秘密侦查制度改革的指导价值 | 第44-49页 |
二、我国秘密侦查的改革构想 | 第49-60页 |
(一) 秘密侦查程序控制原则 | 第49-51页 |
(二) 我国秘密侦查之法律规制 | 第51-55页 |
(三) 我国秘密侦查之程序性制裁制度构建 | 第55-57页 |
(四) 完善我国秘密侦查程序控制的配套措施 | 第57-60页 |
结束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