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含油量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7页 |
·油菜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植物基因功能的鉴定 | 第20-27页 |
·植物基因功能的增加或获得 | 第24页 |
·植物基因功能的丧失或减少 | 第24-27页 |
·植物基因的异位表达以及其他技术 | 第27页 |
·脂肪酸合成酶基因改良种子含油量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三酰甘油合成酶基因调控种子含油量的研究进展 | 第28-31页 |
·甘油三磷酸脱氢酶调控种子含油量 | 第28-29页 |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调控种子含油量 | 第29页 |
·溶血性磷脂酸酰基转移酶调控种子含油量 | 第29-30页 |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调控种子含油量 | 第30-31页 |
·基因调控种子含油量的发展趋势 | 第31页 |
·植物种子含油量的测定方法 | 第31-33页 |
·索氏抽提法 | 第31页 |
·核磁共振谱技术 | 第31-32页 |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 第32-33页 |
·气相色谱法 | 第33页 |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 | 第33-35页 |
·模式植物烟草 | 第33-34页 |
·农杆菌介导法 | 第34-35页 |
·基因枪法及其它转化方法 | 第35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35-37页 |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 | 第35页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35-36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6-37页 |
第二章 植物TAG 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37-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1页 |
·材料 | 第37-38页 |
·方法 | 第38-41页 |
·结果 | 第41-46页 |
·油菜GPAT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特征 | 第41-42页 |
·油菜DGAT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特征 | 第42-43页 |
·油菜GPDH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特征 | 第43-44页 |
·酵母GPDH 基因的合成及序列特征分析 | 第44-45页 |
·酵母LPAT 基因的合成及序列特征分析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第三章 重组载体的构建与烟草的遗传转化 | 第47-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2页 |
·材料 | 第47-48页 |
·方法 | 第48-52页 |
·结果 | 第52-60页 |
·植物转基因载体构建的平台 | 第52-53页 |
·BnGPAT 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53-54页 |
·BnDGAT 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54-55页 |
·ScGPDH 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55-56页 |
·ScLPAT 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56-57页 |
·BnGPDH 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57-58页 |
·ScGPDH 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58-60页 |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获得 | 第60页 |
·讨论 | 第60-62页 |
第四章 烟草种子含油量的测定 | 第62-7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2-64页 |
·材料 | 第62页 |
·方法 | 第62-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77页 |
·野生型烟草种子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64-65页 |
·野生型烟草种子含油量测定 | 第65页 |
·T_0 代转基因烟草种子含油量测定的结果与分析 | 第65-72页 |
·T_1 代转基因烟草种子含油量测定的结果与分析 | 第72-77页 |
·讨论 | 第77-79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9-82页 |
·植物含油量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79-80页 |
·植物含油量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80-82页 |
·野生型烟草种子含油量以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 第80页 |
·T_0 代转基因烟草种子含油量的分析 | 第80页 |
·T_1 代转基因烟草种子含油量的分析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附录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作者简介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