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公路货物运输量统计方法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3-14页 |
·相关概念的解释 | 第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2 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国内公路货物运输量统计的实施与研究 | 第14-17页 |
·国内公路货物运输量统计的发展史 | 第14-16页 |
·国内公路货物运输量统计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外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可供借鉴的经验 | 第17-20页 |
·美国的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状况 | 第17页 |
·日本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状况 | 第17-18页 |
·加拿大的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状况 | 第18页 |
·国外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可提供的借鉴 | 第18-20页 |
3 现行方案问题分析与解决思路 | 第20-29页 |
·问题分析 | 第20-26页 |
·关于现行统计方法标的不准确性的分析 | 第20-22页 |
·关于现行调查方法不准确性的分析 | 第22-24页 |
·关于现有统计指标体系的分析 | 第24-26页 |
·解决方法思路 | 第26-29页 |
·解决方法的总体构想 | 第27-28页 |
·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 第28-29页 |
4 基于车籍的本地车本地货运量统计方法 | 第29-53页 |
·相关概念及现行车籍统计方法 | 第29-37页 |
·调查与统计中的相关概念 | 第29-33页 |
·现行的车籍统计方法 | 第33-37页 |
·改进后本地车辆本地货运量的统计方法 | 第37-45页 |
·统计流程描述 | 第37-38页 |
·补充调查指标数据的取得 | 第38-39页 |
·统计量估计方法的选定 | 第39-41页 |
·统计量估算方法 | 第41-43页 |
·统计方法精度评估 | 第43-45页 |
·抽样分层方法的改进 | 第45-48页 |
·现行车辆抽样分层方法 | 第45-46页 |
·改进车辆抽样分层方法的构建 | 第46-48页 |
·算例与验证 | 第48-53页 |
·本地车辆本地货运量统计的算例 | 第49-50页 |
·改进车辆抽样分层方法的算例 | 第50-53页 |
5 基于路网的外地车本地货运量统计方法 | 第53-67页 |
·统计方法的流程设计 | 第53-55页 |
·相关数据整理 | 第53-54页 |
·统计方法流程 | 第54-55页 |
·统计方法的理论依据 | 第55-58页 |
·确定本地车最低样本量的论证 | 第55-56页 |
·确定外地车最低样本量的论证 | 第56页 |
·确定本地车日均区域交通量的论证 | 第56-57页 |
·确定外地车本地货运量的论证 | 第57-58页 |
·指标数据抽样调查方法 | 第58-61页 |
·调查内容 | 第58-59页 |
·分层方法 | 第59页 |
·抽样方法 | 第59-60页 |
·现场调查 | 第60-61页 |
·统计量估算方法 | 第61-65页 |
·统计符号说明 | 第61页 |
·统计量估算方法 | 第61-63页 |
·统计方法精度评估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6 基于复合经济因素的货运统计量修正 | 第67-77页 |
·研究思路及修正流程 | 第67-69页 |
·研究思路 | 第67-68页 |
·修正流程 | 第68-69页 |
·基于复合因素的货运统计量计算模型 | 第69-74页 |
·影响因素的选定 | 第69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71页 |
·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71-74页 |
·复合因素统计量对新方法统计量的修正 | 第74-77页 |
7 区域公路货运量统计方法的实施与应用 | 第77-80页 |
8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80页 |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研究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附录A | 第84-85页 |
附录B | 第85-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8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