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的分析与检验论文

铁系复合助熔剂的开发及助熔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插图或附表清单第13-17页
引言第17-18页
1 文献综述第18-30页
   ·Shell煤气化技术发展现状第18-20页
   ·煤灰熔融特性研究现状第20-23页
     ·矿物组成对灰熔融温度的影响第20-22页
     ·助熔剂对灰熔融温度的影响第22-23页
   ·煤灰渣流动性的研究现状第23-24页
   ·煤灰助熔机理及熔体结构的研究现状第24-29页
     ·煤灰助熔机理的研究第24-26页
     ·煤灰熔体结构的研究第26-29页
   ·研究内容第29-30页
2 实验装置及主要分析方法第30-34页
   ·煤质分析第30-32页
     ·煤样的制备第30页
     ·工业分析第30页
     ·元素分析第30-31页
     ·煤灰熔融性实验第31-32页
   ·X-射线衍射(XRD)实验第32页
   ·拉曼光谱实验第32-34页
     ·激光拉曼光谱第32页
     ·高温拉曼光谱第32-34页
3 助熔剂对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第34-50页
   ·原料分析第34-40页
     ·实验煤样第34-39页
     ·助熔剂的选择与分析第39-40页
   ·单助熔剂对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第40-42页
     ·钙系矿渣助熔剂对A1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第40-41页
     ·铁系矿渣助熔剂对A1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第41页
     ·单助熔剂对A1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第41-42页
   ·铁系复合助熔剂对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第42-45页
     ·针对A1煤铁系复合助熔剂的开发第42-44页
     ·针对B1煤铁系复合助熔剂的开发第44-45页
   ·适应性验证实验第45-48页
     ·铁系FH助熔剂对不同灰分A煤和B煤的适应性第45-46页
     ·铁系FH助熔剂对其他煤种的适应性第46-48页
   ·验证实验第48-49页
     ·重复验证实验第48页
     ·交叉验证实验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4 煤灰渣粘温特性的研究第50-55页
   ·灰渣粘温特性的测试第50页
   ·灰渣流动特性的测试第50-51页
   ·煤灰流动温度的预测第51-54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52页
     ·灰流动温度的预测第52-54页
   ·小结第54-55页
5 灰锥高度变化与煤灰熔融温度之间的关系第55-63页
   ·4%FH1复合助熔剂作用下灰锥高度变化分析第55-57页
   ·4%的FH复合助熔剂作用下灰锥高度变化分析第57-58页
   ·4%的FH2复合助熔剂作用下灰锥高度变化分析第58-60页
   ·4%的FH3复合助熔剂作用下灰锥高度变化分析第60-61页
   ·小结第61-63页
6 利用XRD分析助熔剂助熔机理第63-69页
   ·煤灰矿物行为分析第63-67页
     ·A1煤灰升温过程中矿物演变分析第63-64页
     ·Z1#作用下A1煤灰升温过程中矿物演变分析第64-65页
     ·Z20#作用下A1煤灰升温过程中矿物演变分析第65-66页
     ·FH作用下A1煤灰升温过程中矿物演变分析第66-67页
   ·助熔机理分析第67-68页
   ·小结第68-69页
7 利用拉曼光谱分析煤灰熔融机理第69-72页
   ·室温下煤灰拉曼光谱的研究第69-70页
   ·高温下煤灰拉曼光谱的研究第70-71页
   ·小结第71-72页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80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涡阳花沟西10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及环境效应
下一篇:抗生素菌渣与煤粉配合成浆性能及燃烧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