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10页 |
·国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超临界火电及核电控制系统简介 | 第11-15页 |
·国内超临界水堆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计算模型 | 第18-34页 |
·物理计算模型 | 第18-20页 |
·反应性计算 | 第18页 |
·六群中子点堆方程功率计算 | 第18-20页 |
·单通道模型的堆芯热工设计简介 | 第20-22页 |
·结构关系式 | 第22-32页 |
·超临界水物性 | 第22-24页 |
·超临界水传热关联式 | 第24-31页 |
·超临界水的摩擦系数 | 第31-32页 |
·压降计算模型 | 第32-34页 |
第三章 SPFR程序的守恒方程及计算流程 | 第34-42页 |
·SPFR程序研究对象简介 | 第34-38页 |
·研究对象的简化及控制体划分 | 第38-39页 |
·守恒方程及求解 | 第39-41页 |
·计算流程 | 第41-42页 |
第四章 SPFR程序验证及应用 | 第42-69页 |
·SPFR程序验证 | 第42-47页 |
·SPFR程序应用 | 第47-69页 |
·控制系统对超临界水冷快堆给水加热失去事故影响分析 | 第47-55页 |
·控制系统对超临界水冷快堆部分失流事故影响分析 | 第55-64页 |
·控制系统对超临界水冷快堆泵停转事故影响分析 | 第64-6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第75-76页 |
附录1 输入部分变量说明 | 第76-78页 |
附录2 主要子程序及运行说明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