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1页 |
| (一)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二) 基本概念 | 第9-11页 |
| 1、宗族 | 第9-10页 |
| 2、宗族势力 | 第10-11页 |
| 3、宗族势力犯罪 | 第11页 |
| 一 农村宗族势力犯罪的类型和特征 | 第11-23页 |
| (一) 农村宗族势力犯罪的类型 | 第11-14页 |
| (二) 农村宗族势力犯罪的类型 | 第14-17页 |
| 1、破坏农村基层自治型 | 第14-15页 |
| 2、宗族械斗型 | 第15-16页 |
| 3、妨碍公务和暴力抗法型 | 第16页 |
| 4、宗族势力犯罪集团型 | 第16-17页 |
| (三) 农村宗族势力犯罪的特征 | 第17-23页 |
| 1、破坏农村基层自治型和宗族势力犯罪集团型犯罪的特征 | 第17-19页 |
| 2、宗族械斗型与妨碍公务、暴力抗法型有组织犯罪的特征 | 第19-23页 |
| 二 农村宗族势力犯罪的原因分析 | 第23-36页 |
| (一) 农村社会中宗族势力与国家政权关系考察 | 第24-25页 |
| (二) 农村宗族势力犯罪产生的社会原因 | 第25-32页 |
| 1、编织宗族经济支持网是农村宗族势力犯罪的根本原因 | 第26-29页 |
| 2、构筑宗族组织支持网是农村宗族势力的直接驱动力 | 第29-30页 |
| 3、建立宗族文化支持网是农村宗族势力犯罪的理想追求 | 第30-32页 |
| (三) 农村宗族势力犯罪产生的个体原因 | 第32-36页 |
| 1、意识因素 | 第32-34页 |
| 2、心理因素 | 第34-36页 |
| 三 我国农村宗族势力犯罪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 第36-43页 |
| (一) 农村宗族势力犯罪的社会预防 | 第36-39页 |
| 1、宏观方面 | 第36-38页 |
| 2、微观方面 | 第38-39页 |
| (二) 农村宗族势力犯罪的控制对策 | 第39-43页 |
| 1、完善刑事立法 | 第39-41页 |
| 2、健全刑事司法制度 | 第41-43页 |
| 结语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 致谢词 | 第48页 |